見李靖不信,李世民當即說道:“藥師有所不知,這小子揚想要節制天下兵馬,朕便給他出了個難題,讓尉遲敬德去教他兵法,實際上就是想敲打這小子!
誰曾想,尉遲竟然教不了,還跟朕說太子可為他師!你說扯不扯?”
話雖這樣說,但李世民臉上的笑意卻怎么也止不住,分明是想顯擺一下!
李靖看出來了,但心里也是一驚!
能讓尉遲敬德說出這種話,說明太子或許真的有點東西!
李世民見李靖面露遲疑,哈哈一笑,拍了拍桌案:“藥師,朕可從不妄。不信,你且考較他一番!”
李靖聞,眼中閃過一抹精光,緩緩起身,思考片刻后道:“太子殿下,若我大唐揮師東進,欲滅高句麗,當如何布局?”
李承乾目光一凝,不假思索的侃侃而談:“當分兵兩路,水陸并進,大勢傾軋!高句麗必破!”
李靖聞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雖然只是一句大方向上的戰略,但確實和他心中所想一模一樣!
不過他沒有表現出來,繼續考教道:“那水陸兩路,又該如何具體部署,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罷,李靖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李承乾,仿佛要看穿他的心思。
李承乾不慌不忙,沉思片刻后,緩緩開口:“水路可由山東半島出發,直取高句麗南部海港。
陸路則由我大唐精銳騎兵為主,輔以步兵,步兵與水路大軍兩頭穩步推進夾擊施以壓力,騎兵則以閃電戰法自遼東半島穿插,直搗其都城平壤。
三路大軍互為犄角,互相策應,如此,高句麗必敗無疑。”
李靖眼前一亮,光從這幾句就能看出太子戰略目光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光看這個還是有紙上談兵之嫌,于是他又問道:“如果讓太子殿下指揮這場戰爭,你會如何調兵遣將?”
李承乾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以我大唐如今國力,十萬大軍足矣!
陸路方面,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步兵、騎兵六萬以及蘭州、河州等地的胡族兵,從柳城出發,經通定鎮渡過遼水,直逼高句麗新城。
水路方面,以侯君集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水軍四萬余人、戰船五百艘,從萊州出發,渡海直趨平壤。
至于騎兵嘛,那自然是由衛國公統領直插高句麗腹心!
此外,派遣細作深入高句麗,攪亂其內部,內外夾擊,方能確保此戰必勝!”
李靖和李世民二人對視一眼,驚訝萬分!想不到他竟然考慮的如此周全。
不過還沒等他們二人回過神來,就聽李承乾繼續說道:“不過考慮到衛國公年歲已高...
帶領騎兵直插高句麗腹地這差事,還是要另選他才是!
更何況李勣還在帶兵平叛,所以依我看來,這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還是有衛國公擔任比較合適。”
李世民聞連連點頭,他覺得李承乾這番分析有理有據。
但李靖可就不這么想了。
開什么玩笑?
什么叫年歲已高?不就是帶領騎兵打突襲嗎?
這都是他當年玩剩下的!
怎么就不能讓他來擔任了?
李靖眉頭一挑,豪氣干云:“太子殿下此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