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路上鋪滿了落葉,山間很清靜,也許是香火太過旺盛,就算是走在這樣的山間小路里,都能夠聞得到那飄來的香燭味道。
“我以前很喜歡走在這樣的小路上。”李子冀輕聲說道:“人在做一件小事,尤其是一件并不難的小事之時,總會感到心安。”
他能夠感受到山林之中的靜。
佛主問道:“現在呢?”
李子冀想了想,然后回答道:“現在也很喜歡,但并不如以前純粹。”
佛主笑道:“山還是山,路還是路,唯一變化的就只有你的心,想要永遠保持純粹,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主很少會用太過篤定的話去評價一件事。
人心永遠都是在變化的。
“李公子,你知曉什么才是參禪嗎?”
佛主輕聲詢問,稱呼從圣朝縣侯變成了公子,這一刻二人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長輩和晚輩。
參禪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佛門弟子通過靜坐冥想的方式去領悟佛理,但這只是最表面的理解,再往更深處去談論,參禪其實是一個明悟自身的過程。
在一件事上遇見困難,或者想要去看清楚一件事情,于是便靜慮修思,摒棄其他所有念頭,專注于這件事本身,并思考自已為什么要想清楚這件事,這件事與自已之間又有什么關系,我能夠通過這件事去領悟或得到什么。
在這個過程中,反觀內心,覓求心性,達到明心見性,豁然開朗,最終得到或者確認自已想要的一個結果。
這樣的過程就是參禪。
但難也難在這里,參禪本是唯心,所以到底如何才算是有結果,如何才算是通達,并沒有具體衡量的標準,完全看自已的感覺。
所以有很多僧人可能參禪數十年也難以求得真解,在這種時刻就需要有外人提點警示,助其一朝看破心中迷惘。
李子冀沒什么好了解的,也沒什么好糾結的,他的目標永遠都很簡單純粹,所以對于蓮花峰參禪這件事,他始終都保持著平靜的心態。
因為無所求,所以無所欲。
“我聽過一個故事。”李子冀輕聲開口。
一老一少一前一后走在通往蓮花峰的山路上,伴隨著殘陽佛光交織在一起,顯得那般靜謐安寧。
佛主停下腳步回頭看著他。
二人站在一棵樹下,枝葉茂盛,在不算強的風里嘩嘩作響。
李子冀抬頭看著這棵樹,道:“風吹樹葉,是風在動,還是葉子在動?”
這是一個早已司空見慣的問題,很好回答,也特別容易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