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宋清遠以樂師的身份,抱著他的琴和鼓,被引往樂師們聚集的偏院。
田府的樂師班子魚龍混雜,有本地招募的,也有從其他地方網羅來的。
宋清遠氣質儒雅,談吐不俗,很快便與幾位老樂師攀談起來。
他自稱來自江南,因戰亂流落北方,擅長鼓樂,一番交流下來,倒也無人懷疑。
他以調試樂器,需要安靜環境熟悉新曲為由,獲得了在偏院附近稍微走動的許可。
他看似隨意漫步,欣賞庭院景致,實則過目不忘的大腦將所經過的每一道門,每一條廊,每一個拐角,甚至巡邏隊的間隔時間,都清晰地烙印下來。
遇到盤問,他便以找茅廁,尋靈感等借口輕松化解,態度謙和,令人不生疑竇。
回到樂師所在的院落,他借來紙筆,說是要記錄鼓譜,卻憑借驚人的記憶力,迅速繪制出一幅田府核心區域的簡易地圖,尤其標注了通往西北角禁地的幾條可能路徑,明哨暗崗的位置,以及換班的大致時間。
午后,樂師們開始為壽宴排練。
宋清遠負責主要的鼓點節奏。他技藝高超,節奏把控精準,很快成為樂隊的核心。
在排練一首需要密集鼓點的胡曲時,宋清遠悄然開始了他的“表演”。
他的鼓聲依舊激昂澎湃,符合曲調要求,但細聽之下,某些特定的節奏片段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時而連續急促的敲擊,代表“守衛眾多”;時而輕重緩急的交替,代表“換崗時間”;時而敲擊鼓邊特定位置,代表“路徑復雜”......
這些暗號,是他出發前與謝云景,沈桃桃等人約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