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肯定答復,滿朝文武就像是守護在產房外的老父親,得知自己生了一個兒子,臉上的笑容都刻入到了皺紋中。
大家都松了一口氣,他們很怕這只是一個傳,只是幽王和大家開的玩笑。
左仆射陳世秀站出來,儀態十分儒雅的抱拳道:“陛下,這第二季稻谷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理說,即便幽王有打谷機和風車此等利器,也不應該如此快才對?”
“若是老臣沒有記錯的話,即便打谷機和風車將時間縮短了一大半,可是再耕田、育種到播種長大,怎么著都不可能這么快啊。”
隨著這位左仆射提出質疑,殿內眾人激動的情緒這才壓下。
他們之所以求證,之所以不信,是因為違背了常理。
盡管這位幽王殿下經常搞出違背常理的事情來,大家都適應了,可這不是還在適應中嗎?
因為大家都是老熟人,武皇也沒啥架子,很是隨意的靠在椅子上,道:“這件事昭兒是這樣解釋的。”
一眾大佬們都很有素質,不會像武皇這樣隨性,但武將們就無所謂了,他們袒胸露乳,抱著冰塊的,要多不正經有多不正經,惹來文臣的一陣白眼。
武皇將手中的圖紙讓常林掛起來,以便大家都能看的清楚:“這稻谷啊,準確的來說,不能叫第二季稻谷,叫再生稻。”
“再生稻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在收割稻谷時,預留足夠長的稻穗桿,等到將稻谷收完之后立即就給田間施肥,殺蟲,然后灌水。”
“如此一來,便可節省了秋收之后的灌水、耕田、翻地、選種、育種再到插秧的這個過程,等于說,昭兒讓稻谷直接過渡到生長的這個步驟。”
“這期間至少能節省一個半月的時間,而留在田間沒有被挖走的稻穗桿和根莖在十到二十天的時間內就會長出來,如此,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稻谷。”
聽到武皇的解釋,滿朝文武都露出驚訝之色。
他們都不由得在心里冒出同樣一個想法:幽王大才!
這不是吹牛皮,而是真心實意的夸贊。
或許此等發現算不上多偉大,可古往今來唯有幽王發現了,就很了不起。
這足以說明幽王在交州并非亂來,而是真的在治理封地,是真的在為國分憂。
哪怕是敵對勢力,都忍不住想給幽王點贊。
這便是古人的一大特色,我和你有仇,但不耽誤我在某些時候挺你,支持你,贊同你。
“陛下,那這……‘再生稻’的產量如何?”李老將軍問出了大家最迫切關心的問題。
盡管這么問有些貪得無厭,但他們實在是太關心了。
按照李昭的估算,再生稻的產量要比第一季翻倍。
但,李昭在給武皇的書信中,卻不敢如此夸大。
再生稻出現,他已經穩贏,如果在產量上夸大,屬實沒有必要,萬一翻車了呢?
李昭給自己留了一條后路。
武皇立即得意的扶著胡須道:“產量與第一季保持相當。”
殿內嘩然。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坐不住了,欣喜的左顧右盼和周圍人討論起來了。
“妙啊!”
“這再生稻竟然可與第一季保持相當?豈不是說,老百姓家里的糧食翻了一倍?”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幽王此舉利國利民,吾等欽佩啊!”
再生稻的出現,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喜事那么簡單了。
首先,在國家層面上,武國走在了其余三國的前面,這消息要是傳出去,其余三國的文臣武將怕是要羨慕嫉妒恨了。
再生稻是前所未有的創舉,他們這些在朝為官的大臣都會因此而備受關注。
這是誰都無法比擬的。
其次,武國身為當世第二強國,卻始終被周國壓了一頭,不管是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是如此。
如今再生稻一出,只要文臣們會吹,那武皇的功績便可蓋過所有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