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又從懷中掏出兩卷卷宗。
“公子,這兩卷分別是府庫失火的卷宗,還有一卷是武家滅門案,我一并帶出來了。”
李凡接過,卷宗蒙塵泛舊,顯然塵封多年。
他打開一看,發現卷宗重是重,但大部分留白,許多記錄的內容都是一筆帶過。
府庫失火,記錄天火導致,酉時起,三刻滅,損數十石糧草。
滅門案記錄仇殺,兇手為流匪,共五十一人,已處決。
這兩件事和武洛說的都完全不一致。
當武洛接過卷宗看后,憤怒異常。
“這幫狗官!”
“他們是在掩蓋真相!”
李凡安撫道。
“我知道這有問題,一般來說這樣的事不可能就這么寥寥幾筆帶過。”
“字越少,事越大。”
“但現在問題是你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而且武宅所處的位置乃是荒山野嶺,無任何目擊者,就算有,幾年過去也找不到了。”
“那怎么辦?”武洛有些絕望。
她知道自已沒有辦法申冤,連這些卷宗她都不可能能看到,只有李凡有這個能力。
“我沒有說謊,我若說謊,不得好死!”她發重誓。
李凡道:“我沒說不信你。”
“那就從府庫失火的事開始調查吧。”
“滅門沒有人證,旦江州府庫位于城中,若是有大火,看到的人一定很多。”
“明天分頭行動。”
“朱慶你去查查前幾年江州司倉參事是誰。”
“其他人分散打聽。”
“是!”朱慶抱拳。
武洛雖然急于找到真相,但也知道這事急不了,只能等待。
次日。
李凡所需要的消息,很快就搜集到了。
畢竟這也不是什么機密事。
如李凡預料的一般,許多當地百姓對幾年前的那場大火有所印象。
所用詞語皆是“烈火滔天”“黑煙滾滾”“點亮半個州府”等等諸如此類的形容詞。
這樣的大火,整個府庫不被引燃就怪了,別說是古代救火的手段,就算把后世專業的消防隊拉來,都不可能只焚燒掉幾十石的糧草。
這個消息,進一步坐實這些塵封已久的卷宗在掩蓋真相。
同時,朱慶也在很快查到當年的司倉參事名叫郭準,也是現在江州的司倉參事,兼司田參事。
這個司倉參事就相當于“后勤負責人”,儲備糧庫就是其中責任之一。
府庫失火,第一責任人就是他。
恰好,李凡在客棧收到消息,說是今日江州府第三次對江州城北的大片水田進行分配。
而負責分配的就是郭準,他兼任的司田參事就負責分配土地。
李凡動身,帶人趕到司田官署。
這里早已經是人山人海,圍的水泄不通。
“這次不知道能不能分到三五畝水田,第一次就分了四畝旱地,只能種植粟米等耐旱之物,但不值錢啊。”
“三五畝?”
“你瘋了吧,城北的水田那可是最好的水田,以前是貴族田莊,種什么得什么,產量還高,一共也沒有多少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