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老頭悲呼,就差沒說自己是冤枉的了。
李凡冷笑,他只是覺得大唐兩次叛亂剛停,不想再生動蕩,也不想勞民傷財的平亂,否則他們活不到現在。
現階段,他要的是內治和維穩,以柔和手段善后。
這幫人,他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既然諸位都是這個意思,那孤也不是弒殺之人。”
“但諸位擁護李亨,在他的治下當了幾年的大官,孤倒是好說話。”
“但就是長安的陛下,他心里的怒火下不來,他老人家不松口,孤也不能輕赦免。”
聽到這話,一百多號人臉色難看。
是個人都知道做主的是太子李凡,李隆基名為皇帝,實則是太上皇,都不管事了,也管不了。
李凡這話明擺著就還是要算賬。
“那不知殿下,如何才能讓陛下心里這口怒火下來?”有人試探問道。
李凡手指敲擊伏案:“這樣吧。”
“大唐連年戰事,各地一片廢墟,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給你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你們把各自家產都拿出來,只留一套祖宅,五畝地,二十貫錢,百斤米,其他的,都捐給國庫,國庫再分給流民。”
此話一出,一百多號人集體變色,心中如驚雷炸響。
若不是忌憚李凡的權威,他們都要跳起來了。
“殿下!”
“我等可是投降了啊,您派去的官員,我等也都全力配合。”
“我們只是治理各州府,從未帶兵啊!”他們快要哭了。
“是啊,所以孤沒有殺你,還把你們好好的請來了,孤有為難你們么?”李凡反問。
“沒有吧?”
“這是陛下的意思,諸位總不能怪到孤的頭上,孤只是太子,也是替陛下辦事的。”
“孤要保你們,但你們也要配合。”
聽到這話,眾刺史,長史差點沒有一口血吐出來,敢怒不敢。
早知道是這樣,還不如兵敗之時,攜款跑路。
但他們說什么都晚了,他們左顧右盼,門口站滿了持刀的軍隊。
直到這一刻,他們知道,入了鴻門宴了!
“殿下,罪臣愿意交出家產,可能否留有罪臣官職,也好讓我等戴罪立功,為大唐建功立業,安撫一方?”
“我等都是靈武之人,對當地熟悉,更能幫助朝廷啊。”
此話一出,其余老頭眼睛齊刷刷一亮,紛紛附和。
李凡心中鄙視,前腳一交,后腳又開始搜刮民脂民膏是吧?
百姓不堪重負,只能跑路,影響的還是國家。
再不然,農民起義,把賬算他李凡頭上。
“諸位,諸位。”
李凡打斷,拍了拍桌子。
“保留官職?”
“什么叫保留官職?”
“你們的官位是誰給的?”
“叛賊李亨給你們封的官,你們居然要孤來承認,是不是有點不合適了?你們這不是拿前朝的劍,斬今天的臣么?”
上百人瞬間鴉雀無聲。
這么說,似乎也對。
“可殿下……”
“好了!”
李凡擺手,站了起來。
“孤能做的就只有這么多了,消財免災,孤幫你們在陛下面前美幾句,以軍功力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