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
史家父子被斬,叛亂平息的消息基本上已經通關傳信使傳遍了大半個大唐,霎時間引起了滔天巨震!
無數軍人,百姓振臂高呼,陷入狂歡。
長安的反應無疑是最大的,李隆基都被驚動,現身祭祖,第一時間告知列祖列宗。
蕭麗質收到要班師回朝的消息,高興的一夜沒有合眼,招呼神武府的所有人清掃門庭,等待太子歸來。
杜甫沒能在長安寫下那一首著名的“城破山河在,城門草木深”。
但他為李凡寫下了“血染征袍曾拭劍,風卷殘云復九州”。
而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時間里,卻也悄然醞釀出了另一道暗流!
叛亂的結束,將神武府和鳳翔府之間的矛盾開始無限尖銳起來。
雖然絕大多數人認李凡,但靈武那邊認李亨為正統,其抹黑手段比河北的叛軍有過之而不及。
正統之爭,其實已經悄然在雙方陣營展開。
這一日。
浩浩蕩蕩的大軍總算抵達洛陽。
李凡決定休整一日,再出發。
作為最先收復的陪都,這里要比其他地方更早脫離戰火,且接容了最多的流民以及俘虜,有充足的人口作為保障。
所以整l情況要比其他地方都要好,毀于戰火中的城池,驛站等,都已經緩慢的修繕中。
城外大量的荒地,也在李凡的支持下拓荒起來,此刻春季一到,綠芽開始新生。
放眼望去,正是于破敗中復蘇的前兆。
“我等恭迎太子殿下!”
“我等恭喜殿下成功平叛!”
“太子殿下圣安!”
洛陽府大大小小的官員和將領齊齊出來迎接,為首的是洛陽留守張巡。
他在綏陽曾擔任過文官,不僅是防守大師,對內也有一套,將洛陽看管的很好。
李凡一一接見,褒獎,共宴。
等忙完已是夜里。
三軍休整,停駐城外。
李凡在洛陽行宮內通時召見崔嚴愛和崔無艷,二人相差十五歲,一個十八,一個三十出頭,卻猶如姐妹一般,極為養眼。
二女早已經見面,但三人見面,卻是頭一次。
一開始,二女都以為只是說說話,也就只是略微尷尬,結果越坐越不對勁。
“殿下,天色已晚,妾身l不適,先行告退。”崔嚴愛施禮,找到機會道。
“夫人,今夜就別走了。”李凡握住她的豐腰。
崔嚴愛身子一顫,一下子就有些癱軟,對李凡有著十足的生理性喜歡,她喜歡李凡每一次對她的占有。
“可殿下,這……”崔嚴愛端莊威嚴的臉蛋有些為難。
“無事,孤又不讓什么,孤只是想和你們兩個聊聊天,你想那里去了。”
崔嚴愛美眸閃爍,有些拿捏不準,但覺得李凡也不至于膽子這么大,便勉為其難留下了。
崔無艷那邊也被李凡說服。
“……”
次日一早。
三軍再度出發,李凡將崔嚴愛,崔無艷,糜氏幾女全部隨行帶回長安。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