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崔咕甫對此毫無辦法,他知道這是主脈的意思,也是主母的意志。
但當初不去招惹唐太子,不支持叛軍,將中立貫徹到底,又豈會惹來唐太子,這下壓錯寶,能怪的了誰?
崔咕甫心中悲呼,難道崔家就要這么沒落了么?
他并不看好靈武,也并不看好可以舉族逃亡。
果不其然,僅僅一天后,神武軍就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崔家想要逃走是不可能的。
“……”
兩天后。
李凡在前往博陵的途中。
他僅帶一萬軍隊,留高仙芝,李光弼兩名節度使控制恒州要沖。
這樣一來,就算史思明再快的速度也不可能直接抵達定州救援,留出足夠多的時間讓李凡先處理崔氏。
“報!”
“殿下,博陵已經開戰!”
“崔家崔勝,崔周衡等人率部曲一萬余人朝我軍主動發起進攻,為崔家族人逃亡爭取時間,但被封節度使識破意圖,兵分兩路,堵住了他們的去路。”
聞,眾人已經見怪不怪了,崔光遠的事一出,博陵崔氏為自保那也是什么事都能讓的出來。
“他們走的那條路?”李凡問道。
“殿下,是汾州方向。”
此話一出,李凡瞇眼,眼睛掠過一道殺機。
汾州方向和范陽可是反方向。
“狗東西,這是要投奔靈武啊!”
“殿下,崔家大房中有一人名叫崔渙,馬嵬坡事變之后,去了靈武任職,聽說已經被李亨封了大官。”李璇璣想起什么道。
李凡冷笑:“崔家不愧是崔家的,到處都有他們的人,雞蛋從未放在一個籃子里。”
“可惜。”
“你們跑不掉了。”
“傳孤軍令,全速前進,速抵博陵!”
“是!!”
又是兩天星夜兼程,李凡朝思暮想,天天都想殺過來的博陵城到了。
愈發寒冷的凜冬和厚雪,籠罩在古老的城池,城門緊閉,一片蕭條。
但這是一座極為富饒的城池,其士,農,商底蘊之雄厚,堪稱可怕,常人無法想象五姓七望的富足程度。
其超高的特權以至于博陵就是他們的,隨便挑一條路是他們修的,隨便荒郊野外找一個人也是他們的扈從。
但凡能識幾個字的,那也都屬于崔家的門第。
在這里沒有朝廷那一說,也沒有什么刺史節度使這一說,誰來了都不好使,崔家說話就是玉帝的圣旨。
這樣形容,毫不夸張。
有史記載,唐朝時期博陵崔氏就出了十五個宰相,還不算其他的,“四世三公袁本初”在他們的面前都是那么的黯淡無光。
當然,這樣的頂峰已經不會發生了,李凡不可能讓人騎在他的頭上拉屎,控制大唐命脈。
“我等恭迎太子殿下!”
城外軍營,封常清帶人來迎。
李凡下馬,拍了拍身上的雪。
“起來吧,這鬼天氣,出來的時侯好好的,一來就下雪,真冷啊。”
“孤給前線將士從恒州帶來了過冬的衣服,讓人去卸。”
“是!”
“我等多謝太子殿下!”封常清立刻招呼人去。
“怎么樣?”
“博陵城現在什么情況?”李凡看向被厚雪壓蓋的城池,隔這么遠都能看到城內冒出尖頂的建筑物很多。
這只能說明,博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