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沒有記錯,這家伙后來還會有一個名字,叫李元諒,是李亨孫子唐德宗所賜。
這家伙就是那個平河中,拒吐蕃,鎮隴佑的唐中名將!
而且曾在幾度興修水利,于梁原,崇信多地治水,解決軍需,農桑,商業多個用水難題,有著卓越的治水能力的天之驕子。
做官做到節度使,爵位干到郡王,死了還被追封司空。
望著李凡驚詫的眼神。
包括駱元光在內的十七人都是有些疑惑,錯愕。
“咳咳。”
李凡清了清嗓子,反應過來自已反應太大,此刻的駱元光還處于青年階段,離他真正的展翅騰飛還早,壓根不出名。
不過讓他先撞見了,那就沒李亨那一脈的什么事了。
“那不知道諸位有何治水辦法和高見?”
“本太子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疏通洪澇,至少留出一條可供三軍行軍的道路來。”
“大家可以暢所欲。”
“只要采納,必有重賞!”李凡克制內心狂喜,天降人才。
十七人聞,立刻踴躍發。
他們并非上來糊弄之人,多少還是懂一些水利的,祖上也都在大唐河渠干過。
多數意見都是挖鑿溝渠,引水入河,亦或是干脆就直接挖一條全新的河床出來蓄水。
這些道理李凡也懂,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諸位,那你們各自的辦法多久能完成?”
“殿下,前期勘測需兩月,共半年。”
“殿下,小人可保證三個月!”
“殿下,小人覺得人足夠多,五十天之內也可。”
“……”
李凡搖頭,這時間太久了。
“人有的是,但時間必須壓縮到最低。”
聞,十幾人頓時不敢開口了,這種事情接下了辦不到是要殺頭的。
就算有人有想法,此刻也不敢保證啊。
見不說話,李凡將目光看向駱元光:“駱元光,你呢,你怎么一直不說話?”
駱元光被點名,走出行叉手禮。
“回殿下,小人剛才是在想,僅僅疏通耗費如此人力太過浪費,不如將疏通和灌溉一起做了,一箭雙雕,既可助軍隊通行,又能解決農業灌溉。”
“因勢利導,疏通洪澇,引水灌溉,發展農桑。”
李凡眼睛微微一亮,他是唯一一個提到灌溉農桑的人。
歷史似乎提前上演。
“繼續說,詳細說。”
駱元光得到允許,壯著一些膽子道:“小人以為,要滿足軍隊通行,不難,可將一地洪澇先行疏通至另一低洼地帶。”
“只要無人,無田的低洼地帶就可。”
“小人就知道有一個地方。”
聽到這里,李凡眼睛一亮,這是重點,其他人要考察,而他不用。
“至于后續,可采用挖掘渠道為主干,連接多個坡塘,形成長藤節瓜之式,將水引入,非灌溉季節蓄水,灌溉季節放水,完全足以形成……”
“……”
他說了許多,讓另外十幾人刮目相看。
相比較他更像是專業的,另外十六人只能說是皮毛。
“多久時間能疏通,露出原路?”李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