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鼓炸響,當密集的箭矢劃破了夜空,當通天柱狠狠的撞擊在城門上。
這座魏博重地,曾經是史思明力壓河北的城池搖搖欲墜!
城內少量叛軍被喊殺聲驚醒,看到密密麻麻的唐軍沖鋒,驚恐萬分,連號角都來不及吹,直接潰逃。
僅半小時,魏城全面被破,幾乎沒有遇到抵抗。
兩個小時,全城被控制。
唯一一場還算是抵抗的廝殺爆發在魏城府庫。
這里不僅存放著大量的軍餉,還有著從魏州各地搜刮來的糧食,布匹,鐵料,粗鹽……
毫不客氣的說,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后勤基地!
安武俊知道鄴城一破,魏城必定被圍,提前就將各地資源和百姓搜刮而來,想要打持久戰。
但結果中計出城作戰,一厘沒用,全部拱手讓給了李凡。
其把守府庫的一千余人,死一半,投一半。
清晨。
晨曦刺破天際,近十萬大軍已然入城,唐旗插遍了每一個角落。
城內各處都是唐軍在巡邏,在往返。
但驚人的是,城內異常的安寧。
李凡嚴禁燒殺搶掠奸,凡抓住一個直接處死,這讓魏城沒有受到過多的摧殘,許多老百姓從門縫里探出頭來,看著外面的一切,都有些不敢置信。
甚至唐軍擺下了不少的賑粥臺。
老百姓再一相互打聽,是唐太子來了,有人嚎哭謝恩,有人不安恐慌,也有人不可置信。
因為在大唐時期的河北,對于長安的歸屬感并不強,其中有著很復雜的歷史原因,有李隆基時期的苛刻和錯誤決策。
也有胡漢交融帶來的后遺癥,更有安史叛軍的洗腦和抹黑。
中原地區視李凡為圣人,比肩太宗,而河北地區大多數老百姓聽說的都是李凡如何強征賦稅,屠殺百姓,囚父搶嫂。
幾乎就把李凡說成了一個青面獠牙,三頭六臂的怪物。
而在落后封閉的古代,大部分百姓都相信。
但他們看到的,卻和他們聽說的,完全是兩回事。
首先大軍入城,不搶不奸就顛覆他們的認知了!
魏州府。
這是一座氣派的行宮群,前身是史思明的節度使府,但論規模已經不亞于一處陪都的小型宮殿了。
此刻,這里人滿為患。
魏州作為史思明曾長期駐扎過的地方,其行政部門與賊臣要遠遠高出相州。
“殿下,人都到齊了。”
“部分人員昨夜想要逃跑,被鐵牛將軍全部擊殺。”李璇璣輕聲道。
李凡點點頭,從梨花椅上睜開眼睛,大開大合的坐姿,龍相盡顯。
隨著他的睜眼,廣場上數以百計的燕臣凜然一驚,低下頭顱,惶惶不安。
“諸位,第一次見面,沒想到是在這樣的局面下啊。”
他站了起來,雙手插著腰帶。
“元刺史,在哪?出來讓本太子看看。”
他點名,讓整個廣場的氣溫都接近了冰點。
四周眾將士則露出看好戲的表情。
一名儒官爬了出來,乃是魏州刺史,元知空。
其鬢發斑白,標準漢人,小眼山羊胡,透著官僚氣和貴族氣,此刻滿頭冷汗。
“殿下,微臣在此。”
“微臣?”李凡睥睨。
“元大人,本太子可受不起你這個自稱啊,你堂堂大燕刺史,河北士族出身,應該本太子給你跪才是。”
聽到這話,元知空嚇的都要瘋了。
欲哭無淚:“殿下,微臣是被逼的啊,都是叛軍逼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