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在李凡的微操之下,加之鄭虔的“投桃報李”,在中間出了大力,從而進行異常順利。
七天后,滎陽鄭氏各脈選擇退步,同意了李凡條件,擔保鄭清和不反,并且不再為那百萬畝荒地爭論。
相當于變相給李凡示好。
自此,李凡和五姓七望的第一次風波就此暫停。
他立刻開始準備河陽會戰。
“傳本太子令,令各地神武軍全員出發至滎陽集結,所有城防交于募兵,最遲十日之內需趕到。”
“戶部安思順,劉晏負責糧草調集,潼關史千,石翎負責協同,周通負責前線押運!”
“另增調山南東道節度使魯炅,洛陽南霽云……”
“……”
隨著一道道命令下達,千軍萬馬的壓迫感就上來了。
光是神武軍的人數就高達八萬人,下轄斥候,弓箭,騎兵,重甲騎兵等多個兵種。
再加上安西軍的陌刀軍,山南軍,人數超十萬。
李嗣業,封常清,南霽云等多位名將,更是眾星云集。
當然,這樣龐大的軍隊調動需要大量時間,不是命令一下就可以開拔了,輜重糧草調集更是復雜。
原定于六月初在河陽會師的時間,不得不推遲。
但即便如此,被迫退兵的史思明仍舊無力防守黃河渡口,封常清一支人馬就將除河陽外的所有要道都給拿了下來,就等河陽會戰了。
這一日。
李凡處理完軍務,上街巡視滎陽城的百姓情況。
他不只是軍人,還是儲君,更有復興大唐的愿景,不可能只顧打仗,其他的什么都不管,讓百姓自生自滅。
“還不錯,百萬畝荒地都分發出去了么?”李凡一邊巡視一邊點頭。
城內民宅保存相較完好,入目荒地也皆在耕耘。
雖受戰亂摧殘,百姓日子不好,但沒有發生餓死人,或是兵匪橫行的事。
身后一大批人跟著,其中一名三十歲左右的官服男子,乃滎陽新任父母官,李箜刺史。
他乃李凡近期提拔,出身隴佑李氏,算是李凡的皇室宗親,不過比較邊緣化,能被李凡提拔,也是其存在一定內務經驗,且為人正直。
“回殿下,滎陽城內和城外的都已經發給難民了,至于跨縣和郊外的荒地,暫時還沒有全部分發完畢。”
“流民回攏,還需要一些時間,不過請您放心,此事卑職一定全面盯著。”
“另外竇氏商會也開設至了滎陽,相信城內不久后會恢復往日一半光景。”
李凡點點頭,讓行百姓馬車,身后一大票的文武高層紛紛避讓。
其下意識的反應,讓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是尊敬,信服。
“這次從汜水帶回來的五千俘虜,本太子也留給你了,這是一支不小的勞動力,你好好利用。”
“叛軍不會再有機會打過來了。”
“你把滎陽一帶治理好了,本太子就讓你的名字寫入李氏族譜。”
李箜激動:“是,殿下,微臣定當不忘殿下重托!”
而后,李凡看向李璇璣:“鄭清如那票人呢?”
“回殿下,被釋放后鄭清如和鄭氏的其他脈的人見了一面,而后就帶著族人退出滎陽城了。”
李凡點點頭。
“走,出城再看看。”
“是!”
很快,李凡移步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