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拿紙筆來。”
李凡催促,騎著馬站在山頂根本不怕暴露,十幾里的距離,叛軍連根毛都看不到。
而他就不一樣了,望遠鏡的原理和材料一被他提出來,加上大唐軍工的能力,雖然比不得后世那些夸張的望遠鏡。
但也直接追平了明朝的“望四五十里外如咫尺”。
“是!”
親衛們隨身攜帶紙筆,迅速下馬攤開。
只見李凡坐在馬上,左手持望遠鏡,右手執筆,通過望遠鏡開始臨摹叛軍營地!
在望遠鏡之下,叛軍無所遁形,就如同是脫光了衣服的美女一般,是桃花還是木耳,一看便知。
如果沒有這東西,想要如此清晰的知道敵軍陣營布局,無異于癡人說夢。
就算想要看到一個大概,都要斥候冒著生命危險進行滲透,一旦被抓住,就是暴露。
所以望遠鏡的普及從一定意義上,改變了大唐軍事。
而李凡手里的筆也不是毛筆,而是炭筆,其線條更細,還能通過“黑白灰”的線條,勾勒出立體的圖。
只見在他的筆下,十余里開外的敵軍陣營開始一點一點躍然紙上。
有多少營帳,多少瞭望塔,多少陷馬樁等等,包括叛軍的馬廄位置,中軍位置,均畫出大概。
李璇璣星眸看著,心中不得不感嘆,跟這家伙為敵,簡直是噩夢。
長達一小時臨摹后。
李凡終于放下了望遠鏡,只見紙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線條,但卻異常醒目易懂,整體呈現立體狀。
小小的一張紙,幾乎將連綿十里的叛軍陣營都給裝了進去。
“太神奇了。”
“怎么紙跟活了過來一般?!”親衛們震驚,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圖,嘖嘖稱奇。
這也就是三維和二維的區別。
漢人傳統的畫術講究意境,而炭筆由西方傳入,俗稱素描,更加立體直觀。
“殿下,怎么了?”李璇璣細心發現李凡臉色并不輕松。
李凡瞇眼,眸子深邃:“沒發現糧倉所在。”
“堆放在外面,都是小量要用的,但糧倉沒發現。”
聞,薛飛等人詫異,齊齊抬起望遠鏡,果然一無所獲。
“嘶……”
“難道情報有誤?”
“汜水鎮并非叛軍糧草囤積之地?”
李凡搖頭:“如果不是糧草囤積之地,那就解釋不過去了。”
“汜水不在前線,也非后軍,跟反攻洛陽八竿子打不著,看營帳這里有兩萬人之巨,駐守在這里,難道是防守空氣?”
眾參軍督尉蹙眉,是啊!
這時候,一直鮮少說話的哥舒茲道:“殿下,會不會是在別處?”
“別處?”李凡挑眉。
哥舒茲道:“對,汜水相接黃河,地勢低洼,一旦上游漲水,或是暴雨,此地必然被淹。”
“糧食存放在這,有著風險。”
“武令珣乃叛軍名將,河北造反初期就屢立戰功,他可能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故而設在別地,而且還能掩人耳目,一箭雙雕。”
李凡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