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人行軍就已經是密密麻麻,望不到頭,兩萬七千人那更是龐大,想要掩人耳目,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一旦消息走漏,奇擊汜水將成奢望。
為了盡可能的掩人耳目,整個斥候營在前,偵察著情況,為三軍撐起了第一道掩護。
其次,三軍集體禁火,禁聲,以完全的“靜默”之勢朝大伾山挺進。
并且為達到戰術目標,李凡給滎陽堅守的李嗣業發去了密函,要其散布唐軍援兵將抵達滎陽的假消息,以此混淆史思明的判斷。
第一天,極度順利,三軍成功出了洛陽,沿著連綿不絕,人煙罕見的山溝行進。
第二天,雖遇到一些叛軍奸細,但均被斥候營解決,依舊順利,并且抵達大伾山。
第三天,略作休整,三軍正式開始了翻越大伾山。
這座山脈歷史悠久,來頭不小,乃是佛教圣地和發源地之一,后十六國時期,就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大石佛”。
唐朝的前幾位皇帝對這里數次修繕。
百年前,李世民還曾于此地點兵,留有點將臺,而且最具有戲劇性的是。
李凡清楚記得這里在后世成為了景區,并且他曾經來過!
跨越千年的登臨,真正穿梭了時空!
當李凡抵達這里的時候,感慨萬千,心緒難平。
只見大伾山山勢巍峨,松柏蒼郁,秀麗幽靜,一聲聲猿啼從盡頭的廣武山傳來,充滿了蒼茫!
山路里。
嘩啦啦的行軍聲不斷響起,三軍將士們相互攙扶,攀爬橫渡,在完全沒有路的情況下,用唐刀,用雙腿硬生生是淌了一條路出來。
還好這里不是天險,也只是路難走了一點,否則兩萬七千人根本無法通行。
“殿下,怎么不走了?”
“沒事,就是看看,滄海桑田啊,滄海桑田。”李凡望著巍峨山勢不斷感慨,此刻的大伾山和后世完全是兩個概念,畢竟千年時間,根本找不到半點相似之處。
但那種穿越時空的那種震撼和錯亂感,依舊讓他很難平復。
“殿下,來過?”李璇璣詫異,擦了擦額頭汗珠。
李凡下意識點點頭。
李璇璣眼神古怪,李凡身為皇子,自幼便在十王宅,不得外出,后因八字風水一說牽出,不可能來過這里啊。
聯想到李凡的脾氣秉性,以及軍旅生涯。
連她這冰山美人都忍不住八卦:“殿下,您該不會真是太宗轉世吧?”
李凡笑道:“這種傳你都信?”
“那都是劉央他們幾個,為了對抗靈武府的污蔑讓人散布的。”
“畢竟太宗是目前為止大唐最受認可的帝王。”
李凡也自認,現在距離太宗李世民還有很長距離,畢竟那是東半球話事人,亞州州長。
自已除非把吐蕃高原,回紇草原,南詔密林的王全部拉到長安去跳舞,讓糧價再次回到貞觀年間的歷史最底線。
打穿西域,讓大唐皇帝詔五個字再度響徹寰宇,讓異族人聽了就覺得害怕,瑟瑟發抖。
聞。
李璇璣抿了抿嘴唇,姿容清冷如仙,也覺得沒那回事。
人死如燈滅,每個人都不可能有第二次,但李凡跟那位確實太像了。
大唐子民對李隆基有多么失望和痛恨,對李凡就有多么信賴,這也得益于貞觀時期的國泰民安,萬邦來朝。
人們把李凡當作了第二個李世民,那個讓他們偉大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