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六部齊至,但李凡要收復河西走廊的事,遭到了大面積的反對。
“王爺,此刻不宜和吐蕃發生沖突啊!”
“大唐局面已是岌岌可危,若和吐蕃發生沖突,我長安將更加腹背受敵!”
“沒錯,王爺,即便您要打通河西走廊才拓展物資線,咱們可以跟吐蕃談嘛,大不了進行聯姻。”
“是啊,是啊。”
一半人反對收復,一半人請求和談。
“談個屁!”李凡大罵。
“文成公主入吐蕃后,有用嗎?”
“他吐蕃還不是犯我邊境,掠我子民?”
“歷史已經用鮮血告訴我們,任何和談都是空口白話,真理只在刀劍之上,今天他敢趁機占據河西走廊,明天就是河東,后天就是長安!”
“你們真以為吐蕃的目標就只是一個河西走廊?還不是看我大唐內亂,趁火打劫!”
震耳發聵的聲音回蕩神武府,一眾文臣幾乎啞口無。
李凡霸氣表態:“收復河西走廊,于眼下說是必須要打通的物資線,于未來說,是唐帝國復興的重要要沖!”
“本王已經決定用兵,無需議論。”
“六部各司其職,準備好作戰事宜!”
“是!!”
兵部和一干將軍們熱血沸騰,擁護開戰,于絕境中展現了大唐尚武的一面。
文臣們則是無奈領命,他們無法反駁,知道李凡說的對,但問題是這樣未來太難了。
“……”
而后,經過三小時的兵部推演,李凡最終敲定了作戰序列。
他將親自率領一千重甲營,另抽調三千禁軍,鐵牛蕭破虜為先鋒,原十六衛將軍左誠,王隸為主將,收復河西走廊。
這已經是他能調的所有軍隊了,河南戰場是萬萬不能抽調的,親衛營和多數禁軍得守衛長安,以防李亨偷襲。
而臨時募兵也行不通,大唐本就是負債累累了。
同一時間,影密衛傾巢而出。
作為比肩秦朝黑冰臺,漢朝繡衣使者的影密衛,在李凡的授意下,展開了對竇氏二房一脈的抓捕和滲透。
李凡給李璇璣下達了死命令,能抓則抓,不能抓就直接暗殺處決。
他們竊取竇氏主脈的控制權,掌握了大多數的商號,想要支持李亨,這已經嚴重威脅了長安的戰略安全,他絕不允許。
而隨著這一聲令下,整個唐帝國的高層開始全面緊繃起來。
唐軍被迫出征河西,李凡這一戰,萬眾矚目,將決定唐帝國是更慘還是得到一線生機,然以少克多,還必須得大勝,注定了不容易。
竇信義和竇錦為了表示誠意,直接送來了這次四千軍隊的所有軍費和糧草,盡顯義商風范,也展現出了雄厚的實力。
雙方算是徹底走到了一起,而對面的竇氏二房和靈武,估計怎么都想不到李凡的動作是如此之快。
……
數日后,也是出征前一夜。
李凡已經將所有的事情交代好,長安軍隊由薛飛,常遠,柴陽把守,內務由安思順,趙珂等人負責。
另外,劉央被李凡請奏李隆基,調來了長安任右仆射,其弟劉煥被請奏封為了彭城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