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迅速安靜下來,人人自危。
李隆基臉色陰沉,再無半點喜悅,直接道:“李輔國,你立刻啟程,前往孟津關,替朕看看豐王是否有僭越行為。”
“如若有,勒令豐王自解兵甲,不可超三萬。”
“你去了之后不用回來,替朕在哪代行監軍之職,催促豐王盡快和叛軍決戰,收復洛陽!”
此話一出,陳玄禮,高力士變色。
“陛下!”
二人剛要開口,李隆基便拂袖道:“退朝!”
目送龍駕,陳玄禮和高力士無奈至極,對視一眼,憂心忡忡。
如此潑天軍功,不賞就算了,還派一個監軍去,這不是明擺著的不信任嗎?
這讓在外征戰的三軍怎么去想?
而且這太急了,急于求成,必然給叛軍機會啊!
……
數日后。
朝廷旨意一下,李輔國還沒到,遠在孟津關內的李凡就已經收到了李璇璣的密信。
孟津關內,將軍府。
“陛下這是什么意思?”
“居然派一個宦官來監視咱們!”
“弟兄們流血流汗,邊打仗,邊收容難民,死了這么多人好不容易有了眼下局面,半點獎賞沒有,反倒是要咱們自解兵甲,這是什么朝廷!”
眾將士義憤填膺,怒不可遏。
但李凡卻是平靜,李隆基的猜疑,以及急于和安祿山叛軍決戰,這都是歷史上出了名的,他一點不意外。
高仙芝,封長清那邊也有。
“行了,都別說了。”
“既然陛下要派人來監軍,那就讓他監吧,咱們做咱們的便是。”
“可王爺,咱們的兵馬……”周通蹙眉。
自兩次大捷以來,龍武軍得到了質的飛躍,募兵本就有三萬余人,加上進入孟津一帶,慕名投靠的百姓越來越多,參軍的也就越來越多,人數已達五萬人。
若非是后勤供應不上,至少也有六七萬之眾了。
“無妨,抽調一萬五千新兵到孟津渡口去拉練,避開李輔國,正好本王下令在渡口外的驛道修建木石臺,以防叛軍騎兵來襲,哪里還需要人手。”李凡平靜應付。
“是,卑職立刻去辦。”周通抱拳,而后離開。
見眾將士還是憤怒難消,李凡笑著安撫:“行了,朝廷不賞,本王賞!此兩次大捷繳獲的一半金銀,全軍分之,剩下一半用于安置難民。”
“小平津關的史千,石翎升為主將,各領一萬五千人馬,為左右廂軍。”
“薛飛,常遠升為副將,領騎兵營八千人,朱慶升為副將軍,領斥候營,田猛升為督尉……”
“……”
李凡一一提拔,不落一人,鐵牛也如愿升為了帳前先鋒官。
至于入關繳獲的那些金銀他也一分沒拿,一半賞給了手下,一半賑濟百姓。
如此做法,令全軍上下無不心悅誠服,感激在心。
“我等多謝王爺!!”
“去吧,等監軍李輔國到了,本王自會應付,咱們左龍武軍的事咱們自已做主,讓他們瞎指揮,孟津關就是下一個洛陽城。”
“是!!”眾人大喜,聽到這話就放心了。
一個個都不爽朝廷,一個個都恨楊國忠,甚至是李隆基,軍隊上下早已只聽李凡的了。
等人一走,李凡立刻看向一直等著的薛飛,似乎有事。
“怎么了?”
薛飛立刻上前:“回王爺的話,彭城來人了。”
李凡聞眼睛一亮,這些日子他忙著整頓軍隊防務了,倒是忘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