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啞的嗓音帶著些許質問,將喜怒無常四個字表現的淋漓盡致。
李凡眉頭一擰,果然是因為這事!
整個大殿里,安靜的可怕。
既然躲不開,那就來吧!
“陛下,安祿山叛軍有范陽,平盧,河東三鎮邊軍,這些精銳兵力就已經直逼二十萬大關,他們戰斗經驗豐富,輜重完備。”
“另有曳落河重甲騎兵八千人。”
“同羅,奚,契丹約三萬騎兵!”
“還有消息稱史思明攜十萬大軍也將抵達河南府。”
“這樣軍隊我連掰開說,都要一盞茶的功夫,而我軍不過區區七萬人,還全是新兵,潼關各地的守兵和洛陽如出一轍。”
“放棄高大的城墻,轉而和善騎兵沖陣的叛軍提前決斗,陛下覺得合理嗎?”
李隆基臉色不好看。
加重聲音:“朕在問你,為何不出兵?!”
李凡朗聲:“因為臣要對十萬洛陽百姓負責,要對三軍將士負責,更要對大唐的江山社稷負責!”
聲音回蕩,震耳欲聾。
李隆基的聲音拔高:“那你的意思是朕沒有對黎民三軍負責了?”
隆隆之音,帶著帝威,可李凡面不改色。
“陛下!大唐募兵不如邊軍,這是事實,朝廷劣勢也是事實,只有高筑墻,廣積糧,以城池優勢拒敵軍騎兵,聯各地節度使討伐,訓練新兵,積蓄力量,避其鋒芒,才是正道!”
楊國忠抓住機會,冷哼。
“笑話!不盡快出戰平叛,止火于微末之間,卻要避敵人鋒芒,任賊發展,這是哪門子道理!”
“王爺三不離黎民百姓,我看是王爺你畏戰吧!”
“這不是畏戰,這是事實!”李凡大吼,忍無可忍。
巨大的聲音響徹太極宮,還是頭一個敢在李隆基面前如此放肆的王爺。
高力士,陳玄禮等多人變色。
李隆基的怒火正要爆發。
“說本王畏戰的,你們自已好好看看!”
刺啦!
李凡果斷撕開自已的衣袍,露出精壯上身。
只見那上面密布傷疤,腹部的傷甚至還纏著帶血的繃帶,雙手手掌的刀痕觸目驚心,傷痕累累已經不夠形容。
一瞬間,群臣震驚,眼睛睜大。
李凡聲音震耳欲聾,血氣鏗鏘:“本王如果畏戰,就不會請命去洛陽這個修羅場!”
“本王如果畏戰,就不會誓死不退,親自上陣,幾度戰死,擋安祿山于洛陽城外!”
“你們這些滿口平叛的家伙,有什么資格說本王畏懼?”
聲音隆隆,讓滿朝文武直接羞愧。
本要發怒的李隆基見狀,頓時沉默。
“楊大人,你有本事,給你七萬新兵,你去沖安祿山二十萬人試一試!”李凡開噴,再不顧及。
“你!”楊國忠氣的老臉漲紅。
“你放肆!”
“本官乃文臣之首,負責內政,你乃三軍統帥,負責作戰,豈可讓本官帶兵打仗,你這是謬論!”
“哼,楊大人也知道自已是文臣,那就請楊大人不要再插手三軍之事!”
“不懂硬來的人,誤國誤民,累死三軍!”李凡大喝,絲毫不給面子。
糧草一事,已經讓他恨透了這個狗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