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沒拿下洛陽,但不代表菜,叛軍人均精銳不說,那曳落河重甲騎兵你當是吃素的啊!
正面進攻,那特么把長安整個北衙和南衙的禁軍拉來,都不夠安祿山騎兵兩次沖鋒的,還主動進攻。
真以為就安祿山一個人造反嗎,那背后不知道是多大的利益集團,多少世家大族鐵了心要干翻關隴集團。
李隆基當了幾十年皇帝,這個都不明白?
“黎大人,恕本王冒昧,誰給陛下進的?”他蹙眉,察覺不對勁。
黎敬仁蹙眉:“王爺,何意?”
李凡臉色不好看:“安祿山狼子野心,早不提醒晚不提醒,這個時候跟圣上說安祿山想稱帝,這不就是故意的嗎?”
“但凡用兵者,誰會以已之短,攻其之長?”
黎敬仁蹙眉:“王爺,這是陛下召集群臣商討出來的結果。”
“至于安祿山想稱帝一事,乃是從亂黨份子中調查出來的。”
李凡嗤笑,調查出來的?
是楊國忠和李亨吧!
真特么不懂裝懂,非要在朝堂里指點江山,累死三軍!
“黎大人,本王立刻修書一封,你替本王帶回去面承陛下。”他知道黎敬仁也就是個傳話的,跟他說沒用。
黎敬仁欲又止:“這……好吧。”
李凡迅速坐回主位,筆走龍蛇,快速寫下一封“平敵書”。
陳詞近千,苦口婆心,只為說服李隆基不要亂來。
募兵需要時間成長,各地節度使需要時間,只要鎮守城墻,就立于不敗之地,等后期安祿山叛軍乏力,首尾難顧,分散兵力駐防,才是滅敵之機。
“黎大人,拜托了。”
黎敬仁接過:“不敢,王爺。”
等人走后,王震等人剛好回來。
“王爺,怎么了?”王震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對,李凡的臉色不太好看。
“朝中有小人進,讓咱們主動出兵,進攻安祿山。”李凡有些不安,這幾乎是歷朝歷代武將征戰都會遇到的問題。
而安史之亂的潰敗,也正是因為李隆基這么瞎搞。
“啊?”王震等人震驚。
“怎么會突然這樣?”
“咱們除了幾千龍武軍是精銳外,其他全是募兵,拿什么跟安祿山打?”
“兵部怎么不勸阻陛下?”
李凡揉了揉眉心。
“說來話長。”
“本王已經上奏,希望能讓上面回心轉意吧。”
“……”
隨后的日子,李凡一邊鎮守洛陽,一邊操練募兵,還將前幾次大戰損失掉的兵員全部補了回來。
洛陽實現了短暫的安寧和休整,但很快,僅僅八天過去,長安的圣旨便再次降臨,徹底打破了這種安靜和平衡。
圣旨中再次要求李凡出城進攻安祿山主力,而且這一次,措詞強硬,乃是命令,甚至還給他規定了行軍路線。
李凡看完大怒。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