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洛陽城的繁華格格不入,像是一片被遺棄的貧民窟,雖整潔,但太寒酸。
“回王爺的話,整條街都在我等布控下,但從昨夜到現在沒有發現什么異常。”
李凡點點頭,緩緩走了進去。
他停在一個地攤面前,擺攤的是一個老婦人,臉上滿是皺紋,眼睛已經有些渾濁不清。
“老人家,這鞋底怎么賣的?”
老婦人一見有人問,蒼老的手立刻激動的顫抖,步履蹣跚的從地上站起來,笑呵呵道:“公子啊,這個草鞋底,不值錢。”
“十雙,換一兩粗米。”
“你看如何?”
她有些緊張,手里還牽著一個瘦弱的小孩子:“若是公子嫌貴了,可以十三雙換一兩粗米。”
李凡不忍,在唐朝一斤并非十兩,而是十六兩,一兩粗米也就相當于后世的半兩罷了。
而十幾雙草鞋墊,這眼睛看不太清楚的老婦人不知道要手撮多久,這些市井街頭最能看出大唐的現狀,可而今朝堂基本都報喜不報憂,也不在意這些百姓。
比起抓捕弘清,他更愿意做一些實事。
“老人家,不用,十雙一兩就可。”
“你這里的全部我都要了,不過我身上沒有糧食,給你一點碎銀子,你看如何?”李凡掏出一塊,按照眼下的物價,買粗米買個十幾二十斤不成問題。
聞,老婦人激動,流著淚就要給李凡下跪。
李凡搶先一步扶住。
“誒,老人家,不必如此。”
“公子啊,謝謝你啊,你是好人啊,可是這銀子太多了,老身不敢拿啊,您給我一斤粗米就成,我給家里孩子填飽肚子就夠了,用不著這么多。”
李凡笑道:“沒事,多出來錢就當送給老人家了。”
“若您不介意,我向您打聽個消息,就當是付錢問路了。”
老婦人感動,連連點頭:“好,好,公子你問。”
李凡試探性道:“這一條街可住有什么生人?特別是壯年男性。”
老婦人陷入回憶,而后搖頭:“公子,咱們這里是洛陽城的貧民窟,家里的年輕人不是前些年死在了戰場上,就是賣身去了他人府上謀生,哪里還有什么年輕人。”
“就算有少數的壯年,也是前年河南道大水,搬來的難民,在這里住了有兩年,也談不上生人。”
聞,李凡再問:“那老婦人,您可聽說過一個叫李璇璣的女人?”
此話一出,原本還盡力回答的老婦人突然一滯,眼神變的警惕起來。
“公子,你問這個干什么?”
李凡和薛丹對視一眼。
“老人家,別怕,我就是隨便問問。”
“公子,我不知道,你走吧,這鞋墊,老身不賣了。”老婦人態度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將鞋墊拿回,甚至開始收攤。
如此反應,明顯知道李璇璣這個人,坐實了闕臺的消息是準的。
“老人家,我不是壞人,我只是想打聽打聽而已,如果你愿意說,我可再加一些碎銀子。”
“不,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你走吧。”老婦人搖頭,即便生活困難,也不愿意說關于李璇璣的任何事情。
這讓李凡犯了難。
最終,他還是放老婦人離開,沒有為難,臨走時將碎銀子塞入了老婦人的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