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恭喜的文武百官一愣,慢?
李隆基蹙眉:“怎么,嫌封賞太少?”
“不。”
“父皇封賞,兒臣感激不盡。”
“只是而今國家有難,兒臣享受親王之福,卻不能替國家,替父皇排憂解難,兒臣心中有愧。”
“兒臣想不要任何封賞,只求父皇能給兒臣一件差事,替父皇分憂!”
李凡目光嚴肅而堅定,雖然不喜歡李隆基這搶兒媳婦,葬送盛唐,讓蒼生生靈涂炭的家伙,但畢竟對方是皇帝。
李隆基蒼老的手撫摸過胡須,聽到這話,甚是滿意。
“噢?”
“那你想要什么差事?”
李凡眼珠子一轉,毫不猶豫道:“父皇,兒臣想去剿匪!”
安史之亂這一年,即便叛亂還沒有爆發,但唐朝內部并不算安寧,封建社會的通病土地兼并在這一年達到了頂峰,這也是安史之亂的原因之一。
大量的土地被豪紳貴族兼并,導致大唐境內出現了大量遷徙流民,而這些流民走投無路,干脆選擇落草為寇,燒殺搶掠。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錯愕。
好好的王爺不當,要去干剿匪這樣的苦差事?
他們哪里能猜到李凡的計劃,只要能剿匪,他就能迅速積攢軍功,掌握軍隊,從而為安史之亂做準備,而且還能遠離長安這個政治漩渦,明哲保身。
“你確定?”李隆基蹙眉,有些懷疑李凡的能力,畢竟剿匪可不是靠嘴皮子,在他的記憶里,他的兒子們沒有幾個有軍事才能的。
“回父皇,兒臣確定。”
“兒臣記得浙東地區多個縣城深受流匪騷擾,兒臣請旨剿匪,若不成功,提頭來見!”李凡直接下了個軍令狀。
因為這件事對他真的很重要,安史之亂一旦爆發,什么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已,他必須要進入軍方!
太子李亨,國舅楊國忠等多人蹙眉,不愿李凡出頭,欲要阻止。
但不等他們說話,李隆基直接龍顏大悅!
李凡的果敢和斗志讓他看到了自已年輕時候的影子,他雙眸露出了欣賞。
“很好!”
“難得你有破釜沉舟之志,和替朕排憂解難的心,允了!”
“不過豐王還是要封的,另外,朕給你三千龍武軍,令你去浙東地區平定流匪!”
“若能成功,朕定當重賞。”
聞,朝臣震驚。
龍武軍可是北衙禁軍六部之一,乃是唐玄宗時期中央禁軍,屬于嫡系,雖然只有三千人,可就這么交給了豐王?
許多人錯愕至極,上一秒還是無人問津的二十九皇子,下一秒就成了手握兵權的豐王!
“是,多謝父皇!”
“兒臣領命,定不讓父皇失望。”李凡抱拳,心里都快要笑開花了,這比什么王爺頭銜可有用多了。
安史之亂一爆發,王爺就是豬狗般被殺,但有軍隊那就不一樣了。
大唐,我李凡來了!
安祿山,你給我等著!
我一定要阻止這場浩劫!他在心中吶喊,斗志昂揚。
“我等恭喜豐王殿下,賀喜豐王殿下!”
“祝豐王殿下馬到成功,凱旋而歸!”
李亨,楊國忠等人雖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能跟著群臣一起道賀。
這時候,年邁顯露疲態的李隆基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忽然又道:“這些年,朕對你的關心少了。”
“你已經快二十,可卻還沒個王妃。”
“這樣吧,在出發剿匪之前,朕為你指一門婚事,畢竟古人有云,先成家,后立業,再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