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京都高家的基業,我全都交給你來打理。”
當初隱約聽說慈安院和匯通天下有著蘇硯冬的手筆之后,高鰲拜坐在臥房里許久都沒有回過神來。
這般驚才絕艷的女兒......這般驚才絕艷的居然是個女兒!
從前她登上首輔之位,已然是人中龍鳳,即便是運氣成分,也是尋常人根本達不到的境界。
高鰲拜看不起這個毛頭小子,對于她所寫的策論和折子大多是忽略的狀態,可在懷疑起蘇硯冬的身世之后,忽然就找了蘇硯冬當初成名的《治水疏》細細觀看。
越看,也就越沉默。
疏中對天下水患的分析鞭辟入里,從河道淤積、水位變化到洪水成因,無一不是精準獨到。
提出來的治水之策更是別出心裁,既有對古老治水智慧的傳承,又有著大膽新穎的設想,什么利用天然洼地蓄水緩解洪峰、改進堤壩修筑材料和工藝、建立水患預警機制提前防范......高鰲拜越看越激動,他們是發家于江南,如何看不出來這治水疏的妙處?
“此等大才,居然可能是我的兒子?不!此等大才......就該是我高家的血脈!”
高家哪一任不天賦異稟?帶有不同的血脈加成,就比如他高鰲拜是最平庸的一屆,卻也當了幾十年的“二皇帝”。
高鰲拜的心跳陡然加快,一個大膽的猜測在心中滋生,若是自己讓位之后再認回蘇硯冬,那么高家不就世世代代掌管著大虞了嗎?
只是畢竟是猜測,在看到小馬氏對高塬無微不至的關愛之后,高鰲拜又沉默了,自己想到蘇硯冬是自己的孩子,都無比激動,若是小馬氏知道高塬不是自己的孩子,會這般對待他嗎?
在天幕出現之后,小馬氏與自己坦白的時候,高鰲拜一邊控制大長老,一邊死死盯著小馬氏的眼睛,“你說什么?”
“阿拜!我太怕了!”
高鰲拜對小馬氏寵了幾十年了,寵得她不知天高地厚,只一心做高家家主夫人,甚至連妾室都沒有,舒心得很。
“你告訴我,你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