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神醫并不是一開始就是個裝貨的。
大虞的風俗就是,學徒要伺候師傅,熬啊熬,才能得到師傅的傳承。
不幸的是莫懸就是個小醫徒,跟著師傅十年了,如今只會簡單的號脈。
每次在姬淮疆軍中忙到極致,抽空休息一炷香時間的時候,莫懸就在想,若是當初自己一直跟著師傅,是不是現在才剛剛熬出頭?
他那時候無意中得知師兄的消息,他是師傅最大的弟子,如今終于出師了,但他已經四十了。
為什么救人的本事要藏著掖著?
救人是買賣啊,買賣的本事怎么能直接告訴你?
莫懸的娘把他送到師傅那里的時候,日日盼著莫懸學了本事,回家鄉來開個醫館。
可是盼到莫懸三十歲,盼到莫懸的娘病死,都沒有盼到出師。
如果沒有這本《外科論》的話,莫懸或許也要像大師兄那樣,熬到四十才能出師,在此之前,他永遠都是個醫藥學徒。
三十歲而立之年,莫懸走了,什么都沒帶,什么人都沒告別。
用蘇硯冬的話來說就是,老登毀我青春,不給我學本事。
寡母已死,家中無人。
師徒緣薄,學無所成。
直到那個人的出現。
沒錯,就是蘇硯冬,當時的蘇硯冬還是個縣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