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聞,立刻陪笑。
“沒錯,陛下英明,豐王之勇,有當年陛下之姿!”
“我大唐昌盛,千秋萬代!”
“……”
聽著這些馬屁,李凡也是心中無奈,安祿山提刀殺來的時候,希望你們嘴巴也這么硬,別往楊玉環身上推。
一番流程問候之后,李隆基神色逐漸嚴肅,朗聲道:“豐王,此次出征剿匪,你功勞最大,說,想要什么?”
此一出,全殿肅穆,看向李凡。
李凡肅然,他想要兵權,只有這樣才能自保,才能阻止接下來的浩劫,但他也很清楚自已此刻若是伸手要,絕對要被猜疑。
但金銀珠寶,他也沒有興趣,索性拱手道。
“陛下,能剿滅流匪,還一方平安,其實都是龍武軍將士們的功勞,兒臣只是沾了沾光而已,不值一提。”
“若父皇執意要賞,兒臣斗膽想要替全軍將士向陛下討要一些封賞,畢竟將士們都流血流汗了,我大唐尚武,不可寒了將士們的心。”
此一出,滿朝文武皆是高看一眼,暗自點頭。
為將者,不貪功,為下屬著想。
陳玄禮作為禁軍的一把手大將軍,也不由露出微笑,對李凡的好感更甚。
站在龍梯之下的太子李亨,目光掃過,當看到那些自已苦苦拉攏的重臣,都對李凡露出了笑意。
這一刻,穩坐儲君之位多年的他,徹底有了危機感。
“哈哈哈!”李隆基開顏大笑,對李凡的回答很是滿意。
“豐王啊,你能這么想,朕很高興,不過,有功必傷有過必罰這是大唐的鐵律。”
“三軍將士要賞,你也要賞!”
“高力士,宣讀旨意吧。”
此話一出,李凡心里一個突突,果然!
其實一切早在自已入宮之前就定好了,城外高力士不接兵符就是一個信號,自已還好沒主動要兵權,要了就完犢子。
他立刻跪地領旨。
高力士尖聲大喊:“奉大唐皇帝令,豐王平定流匪,緝拿貪官污吏,追回被劫物資,功勞甚大!”
“敕,豐王為北衙左龍武衛將軍,兼領兵部參事。”
此一出,太極宮震動。
雖這個封賞所有人都猜到了,但當圣旨出來的時候,滿朝文武還是唏噓和驚動。
曾經那個不受器重,幾乎無人問津的二十九皇子徹底粉墨登場,徹底進入軍方了,成為了北衙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僅次陳玄禮。
李凡心中笑開了花,后來的金銀封賞他都不在意了,左龍武衛雖然一共也就五千人,但這五千都是跟隨他剿匪的弟兄,彼此熟悉,已經建立默契。
而且這可是權限最高,最精銳的禁軍,只要安史之亂一開打,隨時都可以擴編。
最重要的是他正式進入軍方,可以參議軍事了。
“另,左龍武衛驍勇善戰,剿匪有功。”
“史千,石翎官升一級,為五品錦云副將,賜金銀一千。”
“蔣飛,常遠……晉升六品督尉,賜金銀五百。”
“各級士兵,賞銀三十,全家免除賦稅兩年……”
“陣亡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