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村外突然傳來槍聲。
軍官一愣,立即命令士兵集合,向槍聲方向趕去。
待軍隊離開后,老李才打開地窖:“快走,這地方不安全了,剛才的槍聲是我們的人故意發出的,但他們很快會回來。”
胡天佑和“教授”迅速收拾重要物品,在老李的帶領下,從后院小路徑直上山。
在山腰處,他們回頭看到農舍已被返回的士兵包圍,火把的光亮在夜色中晃動。
“好險,”“教授”喘著氣說道,“他們目標準確,不像常規搜查。”
胡天佑面色凝重:“看來我們的行蹤確實暴露了,內部真有叛徒。”
老李帶領他們穿過山林,來到一處隱蔽的山洞。
“在這里等到天亮,我會安排其他交通方式送你們離開。”
山洞中已有幾人在等候,都是當地游擊隊員。
隊長姓趙,是個精干的中年人,對山區了如指掌。
“胡科長,我們已經接到通知,負責護送您通過山區。”趙隊長說道,“國民黨軍隊正在山下所有道路設卡,只能委屈您跟我們走山路了。”
胡天佑查看地圖:“走山路到承德需要多久?”
“至少四天,但很安全。”趙隊長回答道,“我們知道一條秘密小道,可以繞過大部分關卡。”
第二天拂曉,一行人在游擊隊員的帶領下開始山路行軍。
山區道路崎嶇難行,但避免了與國民黨軍隊的直接接觸。
途中,胡天佑與趙隊長交談,了解當地情況。
趙隊長提到一個有趣的信息:近幾個月來,有不少“地質勘探隊”在山區活動,說是尋找礦藏,但行為可疑。
“他們中有日本人嗎?”胡天佑立即警覺起來。
趙隊長點頭道:“有幾個像是日本人,雖然自稱是中國人,但口音和習慣藏不住,我們暗中觀察過,他們似乎在尋找什么特定地點,不像普通勘探。”
胡天佑與“教授”交換了一個眼神:“這很可能與‘櫻之華’計劃有關。”
第三天傍晚,他們抵達一個小山村休整。
村里老人告訴他們一個傳說:抗戰末期,曾有一支日軍部隊進入深山,運了大量箱子進去,后來只有少數人出來,箱子都不見了,當地人傳說山里藏了日本人的“寶貝”。
胡天佑頓時興趣大增:“具體在什么位置?”
老人搖頭道:“說不準,大概在黑云嶺一帶,那地方險峻,有毒瘴,當地人都不敢去。”
胡天佑在地圖上找到黑云嶺位置,發現它正好位于他們前往承德的路線附近。
“要不要去看看?”“教授”提議道,“或許能找到‘櫻之華’的線索。”
胡天佑沉思片刻道:“但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返回總部。”
“如果‘櫻之華’計劃確實與日本隱藏的物資或技術有關,這可能是重要線索。”
“教授”堅持道,“況且黑云嶺就在我們路線附近,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胡天佑最終同意繞道黑云嶺查看情況,但限定只停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