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死后的第三年,也是北漢皇帝劉備登基的第三年,曹丕便已經克制不住自已內心的欲望了——他想要稱帝。
可是他卻沒有辦法稱帝。
瑯琊之中的世家....可不是鬧著玩的。
此時的瑯琊城匯聚了不少世家,這些世家門閥的力量加在一起,可是超越了曹氏的——畢竟這個時侯,他已經無法使用忠心大漢的名義了。
于是,一場陰謀正在迸發。
曹丕想要成為皇帝,就必須是要得到這些世家門閥的支持,而想要這些世家門閥的支持,就必須是讓這些“狗”吃到肉,并且吃飽肉。
一個想法萌發在曹丕的腦海之中。
.........
大元四年,長安城,未央宮
登基已經四年了的劉備神色漠然,他看著手中的奏疏,臉上閃過了一抹笑意的神色,他低聲說道:“四年了,終于可以將這些蛀蟲...一網打盡了!”
這其中所說的,便是袁氏、楊氏為首的門閥世家。
他要對他們動手了。
.......
大元四年,秋。
長安城內掀起了一場劇烈的變革,但是變革的結果卻是有些虎頭蛇尾。
皇帝想要絞殺門閥世家,繼而為大漢注入新的活力,但是門閥世家們卻不知道為什么提前得到了消息,早已經是將自已的大部分力量轉移,甚至大多數門人也都被轉移了。
其中袁氏的袁基、楊氏的楊修等早已經是溜之大吉。
長安城的力量也為之一空。
但劉備卻并沒有太過于憤怒,因為這也在他的計劃之中。
楊氏和袁氏的力量太過于龐大了,如果真的和他們死斗的話,大漢的力量一定會被削弱不少,這并不是劉備想要看到的,于是他故意透露給了楊氏和袁氏的門生,讓他們知道了自已的意圖。
大漢....雖然虛弱了不少,但卻“干凈”了。
這既是劉備想要的。
沒有了蛀蟲和腐肉,新的肉總是會長出來的。
而.....在瑯琊城中,楊氏、袁氏、諸葛氏、單氏、司馬氏、趙氏六個家族的家主卻匯聚到了魏王府邸之中,他們準備商議一件大事。
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
大元五年。
秋。
大雨磅礴,仿佛老天爺都想要讓一些什么事情來驚醒世人一樣。
無盡的大雨落下。
瑯琊城中,發生巨變。
南漢天子劉康頒布詔書,禪讓天子位于曹丕,而曹丕在經過了三請三讓的標準流程之后,終于接受了禪讓詔書。
大元五年,臘月三十。
曹丕登基,改國號“魏”,自號大魏天子,尊父親“曹操”為“魏武帝”,次年改元“建安”。
————————————————————
《三國志·魏書·魏文帝本紀》:“大元年間,漢天子請禪讓,帝退之,多次無果。五年,帝于瑯琊即位,尊曹公為帝,謚號曰武,是為曹魏。”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