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便...主動避災......”
閻九幽微微低著腦袋,帶著些許沙啞和不甘的說出這句話,同意了自家師父的提議。
不去應劫,主動避災。
對于普通人來說,避災躲劫無疑是很普遍的行為,大多數人更是沒有正面迎劫的勇氣。
可修道之人卻不一樣。
避災躲劫成是少數,大多數都會直接迎劫而上,哪怕是身死道消。
畢生修道。
不僅只是為了強大自己,更是要盡力護佑世間才對。
就像先前兇蛟化龍的大劫。
普通人聽聞臺風將來,多半是早早關上窗戶,鎖好房門,備好食物,躲在家中,數日都不打算出門,以免遭難。
可道門中人卻是會專門來到閩地,要一同應對那兇蛟化龍的大劫。
不懼狂風,亦不懼暴雨,在惡劣天象中立起法壇,只求將此劫難的影響降到最低,不許惡龍現身。
如此大劫中,眾多道長都沒考慮過自身安危如何,更是隨時都準備好,以命請來祖師相助,斬殺惡龍。
現在這次酆都閻君的大劫,明明是極有可能與自己有關,但師父卻是不讓去,反而是讓避劫。
雖知這是愛護之意,卻依舊讓閻九幽的心情極為復雜,充滿失落。
說到底,還是自己的道行法力太低,若是能有海恩師兄,或者震乾師兄的本事,師父也不會讓自己待在宗壇中避劫。
但他明明已經是很努力了,為了這次的大劫,更是傾盡全力的修習,為何還不讓去。
況且,若是他不應劫的話,又將會是誰來應劫?
沉默兩秒。
閻九幽猛然攥緊拳頭,看向面前的清玄真人,認真開口道。
“師父,我想問一件事。”
“既然都說大劫實為天定,無論怎么都難以更改,該現之事,終究還是會現,無非就是換個方式罷了。”
“那我這次要是不主動去應劫的話,屆時是否會害到其他人,是不是會引起......”
還不等閻九幽說完。
清玄真人便擺了擺手,打斷其后續話語,格外嚴肅的感慨道。
“徒兒啊,莫想這么多,更別去鉆牛角尖。”
“人各有命,若是其他有閻王命格之人,遭受了此劫,亦能算命。”
“況且即便是你去了,有那么多長輩護佑的情況下,這劫也不一定能應在你的身上。”
“為師無非覺得...以你的天賦道緣,不應在此事犯險罷了,往后還多的是扛劫應劫機會。”
“畢竟,我們老一輩都還在,又何須你這小輩來以身犯險。”
“先前見你道心穩固,不會因這種瑣事影響到往后修行,為師才會做出這個決定,無需這般的倉促應劫啊。”
清玄真人也是在考慮許久后,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這劫很特殊。
明顯是和新天庭有關,只要當上這所謂的新天庭閻君,那無疑就是和此番天地作對,一旦沾身多半是沒有好結果。
而這新天庭的精怪鬼祟,先前都已經找上過自家徒兒,甚至都在其心里種下了心魔。
再加上。
從此前種種多次的大劫來看。
但凡是欽天監推斷出的劫難,不管是用什么方式來干擾,最終依舊都會實現。
這無疑也就說明了...即便自家徒兒的道心堅固,能將先前那充滿誘導的心魔掙破,可后續多半還會因各種各樣的緣故踏進邪路中。
在這兩個多月里。
清玄真人都在不停思考著,究竟要用什么方式,才能夠讓閻九幽憑借自身道心,憑借法力道行,憑借道門力量,破掉所謂的命定大劫。
可無論是怎么想,始終得不出一個可靠答案。
大劫終究是大劫啊。
以往提前窺探到的大劫不少,但提前截斷或扭轉的大劫,卻是從來沒有過啊。
單憑自家徒兒那堅不可摧的道心,以及勤學苦練之姿,往后道行和法力多半是會比他都高。
何須在此劫上冒風險,只要在宗壇之內,有祖師和神明護佑,劫難定是落不到身上半點。
再過幾年,定也是能扛起道門的一面旗。
想到這里。
清玄真人不由得暗嘆一聲,伸出手撫了撫閻九幽的腦袋,帶著幾分疼愛的溫聲道。
“乖徒兒,莫想太多。”
“并非是為師刻意不許你去,只是相較于這次大劫,你應該在往后的其他大劫上面,展現出道門法脈風采。”
“若是覺得心里難受,那這些天便松口氣,在宗壇里休閑玩樂,無需繼續這般緊繃著精神。”
“要是還難過不甘,那便恨師父吧。”
“師父確實也有幾分私心,自覺在這種大劫下護不住你,所以才無可奈何的以此方式,不愿你參與到此事中去。”
“畢竟,無論大劫如何,那個新天庭又是怎般的兇戾,在這凈明法壇道場里,定然是能夠依舊無恙。”
聽到自家師父的這番話。
閻九幽雖然心中還有些難受,但明顯是好受不少,搖了搖頭又掐起了法訣,格外堅定的緩聲道。
“沒事的,師父,我都明白。”
“我也不需要休息,這些事情對我而,都是一個個特殊的磨礪,我只要踏過這些荊棘,自然會變得更加強大。”
“我道就在那里,只需一直往前便好,任何事都不能阻我攔我。”
“今次我不應劫,我也無力應劫,那我更應好生修習,盡快提升自己的道行和法力,以求往后應劫,每劫必應。”
“這次我避其鋒芒,但下次...我絕不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