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楚臣 > 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

      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

      “什么,李知誥不許我們退入洵陽,他這是什么意思?”

      聽信使回稟李知誥其人就在洵陽,封鎖住從白河寨前往金州洵陽的水陸通道,周元急得直跳腳,恨不得把信使揪到跟前來,看看他是不是謊報消息。

      荊襄戰事后,天佑帝新置均州,之后又陸續在均州南部的漢水兩岸,恢復房陵、鄖陽兩縣的建制,但這兩縣夾峙于武當山及秦嶺迫近漢水的山嶺之中,地少田稀,之前勉強遷編五千余戶、三萬丁口,但隨著山寨系從附近遷出,人丁更是下降不到兩萬人口。

      房陵縣城新修了夯土城墻,僅四百步見方,倉促間撤入殘部、家小兩萬余人,便顯得擁擠不堪。

      大雪過后,人馬踐踏,城里一片泥濘。

      簡陋的縣衙,三四十間屋舍,此時充當行轅,行尚書臺的大小官吏百余人,隱隱約約能聽見周元從大廳里傳來近似咆哮的憤怒喊聲,他們眼神里更見絕望與倉皇,完全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春十三娘將大廳的門扉掩上,狹仄的大廳更見昏暗。

      周元氣憤的叫道:“將門打開,現在是李知誥要斷我們的退路,有什么見不得人的!”

      春十三娘苦笑一下,站在大廳門口,閉門不是,推開門也不是。

      鐘彥虎目前還率殘部守在滄浪城里,但滄浪城位于漢水以北、丹水以東,就憑他們殘剩的二十多艘戰船、兩千水軍,很難阻止招討軍的水營西進。

      而一旦等招討軍的水營精銳殺入丹水,滄浪城就會被封鎖在丹水以東。

      不管怎么說,他們都要在最短的時間里,將滄浪城里的軍民都撤到丹水以西的房陵、鄖陽來。

      房陵、鄖陽兩縣,人口加起來都不足兩萬,坡地梯田加起來有十五六萬畝瘠田,一年收成可能也就十三萬石,即便他們此時能將地方上的存糧搜刮一空,不給民戶留一粒糧食,又能夠兩萬殘軍敗卒以及近四萬家小眷屬支撐多久?

      甚至將四萬家小眷屬及閑雜人等白送梁州,他們率兩萬殘軍守鄖陽、房陵,糧食也支撐不到明年春后。

      房陵、鄖陽兩地雖然都易守難攻,但就糧太困難了,周元他們還想著將大部分軍卒及家小先撤入梁州,在房陵、鄖陽留三四千精銳據險防御就行。

      甚至在這樣的惡劣局勢下,將房陵、鄖陽兩縣都放棄掉也沒有什么可惜,殘部都撤入梁州休整,在金州東部的洵陽等地,守住險要地形,將招討軍擋在漢中盆地之外,未必就沒有咸魚翻身的機會。

      這跟李知誥最初所主張的退守金梁兩縣相比,即便損兵折將極為慘烈,但考慮到梁州極限也只能養兩三萬兵馬,一部分兵馬損失就損失了,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只是誰都沒想到李知誥竟然會在這時候封鎖洵陽的水陸通道,禁止他們進入?!

      “李督帥卻也沒說完全不讓,只是說可以將兵卒家小以及傷病都先撤入梁州安頓,但鄖陽、房陵必不能失,希望呂宮使與柴督師及周大人親自護衛太后、襄王殿下,督守這兩座城池,將敵軍拒以漢中之外。”信使小心翼翼的說道。

      “這什么屁話,將我們擋在漢中之外自生自滅不說,還要將四萬多將卒家小都奪過去,當我們是蠢貨啊?”周元氣急敗壞的跳起來說道,“夫人,我們現在就護送太后及襄王去洵陽,看李知誥有沒有膽量下令射殺我們!”

      周數戰死,周元除了長子周煉在身邊任事,次子及兩個侄子都落入招討軍的囊中,沒能逃出來——周家兄弟作為附屬于信昌侯府及晚紅樓的子弟,與之前的宗族脫離關系,本就人丁稀薄,這些年收攏了百余家兵、家將,絕大多數也都葬送在唐白河以東,叫周元怎么不氣急敗壞?

      “知誥的翅膀終于硬了,”呂輕俠幽幽的嘆了一口氣,跟姚惜水說道,“你去洵陽見知誥,看他到底有什么條件,才同意讓開路,叫我們這些殘兵敗將撤入漢中緩上一口氣。當初撤到襄城時,我就說過諸事以他為首,他拒之不授,卻也沒有必要在這時候做這種親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

      “我這便去見大哥。”姚惜水苦澀說道。

      …………

      …………

      從白河寨到洵陽相距僅一百里左右,但緊貼著漢水南岸的狹道,因為年久失修,好幾處被山體坍塌滑落下來的土石堵住,成群結隊的人馬想要通過,已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也只有用纖夫踩踏著嶙峋刺腿的灘石,拉著舟船,才能勉強頂住湍流徐徐上行。

      招討大軍隨時都有可能沿漢水西進,進攻鄖陽、房陵,姚惜水不敢耽擱,帶著幾名護衛,還是從漢水南岸的崎嶇山嶺間趕路前往洵陽。

      洵陽城位于漢水的北岸,不僅兩岸的狹道都修筑了柵墻,湍急的河流之中也打下好些暗樁,用幾根粗長的鐵索連接兩岸的崖石,將水道徹底的攔斷掉。

      洵陽城也是狹小,但李知誥在洵陽城外瀕臨漢水南岸的空地里修筑了營寨,整體還算寬敞。

      走入營寨之中,看將卒神色還算鎮定,并沒有怎么受到襄城潰敗的影響,再看營寨內外,稍平坦的空地幾乎都開墾為糧田,種上豆麥,姚惜水這也能猜到梁州這邊必然是對襄城潰敗早有預料,甚至都沒有對底層將卒諱其事。

      蘇紅玉帶著十數健婦,身穿粗布裙衫在營寨內的田地里拔除雜草,看到姚惜水走進來,嘆了一口氣才迎上前來,問道:“你過來做什么?”

      “大哥他人呢?”姚惜水問道。

      “北山新建了一座石灰窖,知誥應該與李畋過去看燒窖了。”蘇紅玉說道。

      姚惜水堅持要蘇紅玉帶她去窖場,半路遇到李知誥及其次李畋帶著扈衛返回。

      李畋年僅十五歲,逃出金陵時還滿心的驚惶,短短三四個月沒見面,此時身穿鎧甲的他,顯得壯實不少,也少了許多稚嫩之氣。

      “大哥。”姚惜水欲無語,直是叫喚了一聲。

      “你一路過來辛苦了吧,先去洵陽歇歇腳再說。”李知誥高興的說道,似乎完全不知道姚惜水的來意,攬過她削瘦的肩頭,一起往營寨走去。

      姚惜水也是克制住,直到走進李知誥充當牙帳的棚房,才問道:“事實證明大哥對形勢預料是正確的,夫人跟周元也認識到他們沒有能力應付如此復雜、惡劣的局面,不會再有喧賓奪主的念頭,大哥為何還要如此絕情,一定要將襄城兵馬封擋在金州之外?”

      “灌江樓再有人來,夫人與周元能堅決不見?”李知誥將沉重的鎧甲解下來,換了輕便的裘衫,坐在火盆前問道。

      “大哥,趙孟吉、王孝先也派人向蒙兀太子獻了降表?”姚惜水困惑的問道,“大哥自然不屑做蒙兀人的走狗,但怎么也要考慮明年春后趙孟吉、王孝先會率部進攻梁州啊?我們此時也不可能不知蒙兀人是條毒蛇,但此時虛與委蛇,也是不得已之策啊。”

      “韓謙南攻鄧均,乃是急于派兵進商洛,到時候棠邑、殘梁有五六萬精銳窺視關中,即便難以將關中重新奪回來,也能從西線牽制住蒙兀兵馬——趙孟吉、王孝先欲攻梁州,僅有六七萬疲弱之師,我有兩萬兵馬,就足以叫他們占不到半點便宜,”李知誥說道,“也只有我們不與蒙兀人虛與委蛇,才有可能從蜀中借得一部分糧草,要不然那么多的人馬,這個冬天都熬不過去。”

      “除了不與蕭衣卿、王景榮的人接觸,大哥還有什么條件,才答應讓夫人她們西進?”姚惜水問道。

      “留五千兵馬由柴建、鐘彥虎守鄖陽、房陵足矣,其他軍卒及家小遷入梁州之后拆散編為屯田兵開墾荒地,”李知誥說道,“夫人她們到梁州后,我會安排一座小城,叫她們護庇太后及襄王入住。”

      “韓謙先一步派人來找過大哥,必須如此,才能從蜀中借到糧草?”姚惜水問道。

      “我并不知道韓謙指手畫腳叫我怎么做。”李知誥說道。

      “但總要給夫人一個說辭啊。”姚惜水說道。

      “一定要有說辭,你回房陵如此說也行。”李知誥說道。

      …………

      …………

      “李知誥他這是什么意思,這時候還與韓謙虛與委蛇,他難道還沒有被韓謙這條毒蛇咬慘?”周元憤恨的質問道。

      “雖然入秋以來,新開墾數十萬畝糧田,但需要熬到明年春暮才可能會有第一波收成。而在此之前,梁州所耕種的七八十萬畝糧田,供總計高達二十萬口軍民食用,連今年這個冬天都未必能熬過去,必須要從蜀中借四五十萬石糧谷,”姚惜水說道,“大哥也是不得已,才答應他們的條件。”

      “真能從蜀中借到糧食,你見到韓謙派過去的使者了?”呂輕俠狐疑的盯著姚惜水,問道。

      “棠邑來人,我卻沒有見到,但我心里想,蜀國與棠邑,總歸不會愿意看到我們跟蒙兀人借糧食的,”姚惜水鎮定的說道,“只是暫時要委屈夫人與周大人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