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楚臣 > 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賓

      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賓

      沒想到淮東非但沒有成為牽制京畿及棠邑兵馬的制肘,反倒第一時間自請削藩,并遣精銳戰力直接參與對襄北的進剿,坐在檀案后呂輕俠,聽到這消息也禁不住一股寒意從尾椎骨直竄上來。

      這一消息意味著金陵已經基本掌握江淮的形勢,接下來各州縣上尊表以及張蟓在荊州對金陵表示順從,都會在極快的時間內發生,再之后金陵就將能正式發兵進剿襄北了。

      “淮西有什么動靜?”周元有些沮喪的問道。

      朝廷能直接調用的兵馬有限,編趙臻所部為右武驤軍,與張蟓的右武衛軍會合,也僅三萬精銳,趙臻、張蟓各懷鬼胎不說,后續即便能從湖南、江西諸州征調數萬州兵,但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個月時間才能完成兵馬集結。

      目前最令人擔憂的還是棠邑軍精銳進攻位于淮陽山與桐柏山之間的武勝、平靖等關,威脅隨州東北翼之余,并令棠邑水軍協同右武驤軍、右武衛軍沿漢水北進,撕開他們于荊門、郢州的脆弱防線。

      “棠邑在淮西的兵馬及軍需物資,還在不斷的往壽春、鳳臺兩地集結,三天前還在鳳臺以東的窖山峽成功架設了鐵索浮橋,打通經下蔡進兵譙亳兩州、北援汴京的陸路通道,暫時沒有西移的跡象。”柴建陰沉著臉說道。

      大廳西墻壁就懸掛淮河中上游地區的地形圖,沙潁河兩岸的洪泛區以及窖山浮橋的具體位置也都大體標識出來。

      淮河中游最為狹窄處,是八公山北側的硤石峽,在那里搭建懸索橋也好、浮橋也好,僅需要二百米,但硤石峽北岸,即西硤石山附近的低洼地區已被洪水淹沒。

      即便搭建懸索鐵橋將東西硤石山連接起來,卻很難通過西硤山以北、寬達三四十里的洪泛區,依舊行不成從南往北進攻的通道。

      唯有繞開洪泛區,往東移六十余里,在鳳臺與臨淮之間的窖山峽建鐵索浮橋,然后才能從窖山峽北岸的丘陵區開辟一道通道,往北直接延伸到譙州腹地。

      窖山峽要比硤石峽寬出一倍不止,當世還沒有能力建這么長的鐵索懸橋,只能建浮橋,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聯舟搭建抵擋上游洪水沖擊的鐵索浮橋,也絕對是棠邑實力的體現。

      浮橋最大的問題,會攔腰截斷淮河,這將切斷分別淮河上下游的棠邑水軍聯系,但這也說明棠邑出兵河淮的決心。

      而從窖山渡橋的搭建,也能看出棠邑出兵河淮的戰略選擇,應該會以一路偏師乘舟沿穎水北進,從陳汴驛道的南端登陸,援應固守汴京的梁軍,但陳汴驛道太容易被切斷,也容納不了多少兵馬北進,更不要說接應汴京城中十數萬老弱居多的軍民北撤了,棠邑軍的主力應該還要從窖山直接渡河,從譙州一路往北進攻,從徐明珍的壽州軍手里奪取譙州、陳州東部、亳州等地區,徹底打通汴京南部與淮西的聯絡。

      這也意味著棠邑將不遺余力的全面參與河淮戰事。

      這對襄北而,棠邑主力兵馬暫時不會西移,或許是目前唯一還能令眾人心思沒那么慌亂的消息了。

      要不然的話,他們除了第一時間放棄隨郢鄧襄四州,將所有的兵馬撤入漢水上游的均梁兩地據險以守,將沒有第二選擇。

      “你打算怎么做?”呂輕俠看向李知誥問道。

      “放棄平靖、武勝、黃硯三關,將周數所部全部撤到隨陽以西,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將鄧、均、襄三地的軍府兵戶及家小都遷入梁、金兩州外,大概沒有其他選擇了!”李知誥輕嘆一口氣,說道。

      以有山川之險可守的梁、金兩州為根基之地經營,做好必要時放棄襄、郢、鄧、隨四州的準備,這是李知誥面對當前惡劣局面做出的戰略選擇。

      梁金兩州,目前雖然僅有不到十萬人口,特別是舊金州編籍民戶僅五六千口,蜀國據有金州之時甚至直接廢置金州,但這主要是前朝中后期戰亂所致,梁金兩州在戰亂中人口最少時,甚至僅四五萬口人。

      然而占據漢水中上游盆地的梁州(漢中郡),農耕條件即便比不上有南陽糧倉之稱的鄧州,卻不比襄郢兩州稍弱;而前朝中期梁金兩州的人丁一度高達四十萬口,足以證明這兩地有著容納更多人丁的農耕基礎。

      去年襲奪梁州之后,李知誥就有意重新恢復金州的建制,并重點往梁州遷移民戶、興修堰堤溝渠、開墾屯田——雖然一年時間在緊張的防務之余,才新開墾二十余萬畝軍田,但總算是有一個較好的基礎。

      現在只要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將一萬三千余戶兵戶遷入梁州,并能從襄、隨、郢、鄧四州掠得下一季的秋糧收成,以保證未來一年時間內不斷糧草,他們就不算將內褲都輸掉。

      周元問道:“會不會太保守、軟弱了?韓謙做好進攻譙亳的準備,徐明珍也絕不可能束手就擒,壽州軍、徐泗軍直接投附朱讓,便是這兩天的事情,河淮一戰,怎么看棠邑都沒有大獲全勝的機會啊……”

      徐明珍、司馬氏只要直接投附朱讓,三股勢力擰成一股,即便蒙兀精銳騎兵不直接從禹河下游南下,棠邑與東翼的梁軍,也將面對多達十五六萬的敵對兵馬。

      韓謙到時候能勉強攻陷亳州、陳州東部一線,將汴京軍民接應南撤,就已經是極限了;而更大的可能是棠邑軍付出慘重的傷亡之后連這點意圖也無法實現。

      然而,之后,棠邑、淮東在北線還將直接面臨多達十數萬的朱讓兵馬,根本不可能抽出手來,將主力兵馬投到西翼來。

      他們現在可以不挑事,也暫時不跟蒙兀人勾結到一起,避免激怒棠邑,但只要棠邑主力不西移,他們也沒有必要主動將控扼淮陽山西麓山口的平靖、武勝等要隘拱手相讓。

      而唯有平靖、武勝等要隘在手里,他們后續才有機會奪取黃州,將淮陽山以南、漢水以東、長江以北的漢東河谷收入囊中。

      李知誥只是提出他的主張,卻沒有更多要解釋的意思。

      呂輕俠沉吟片晌,說道:

      “從更長遠的角度及更惡劣的局面考慮,知誥如此建議,或許并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不過,眼下最緊急的,我們不可能長期封鎖宮變的消息不傳入襄鄧均及郢隨兩州的腹地,人心之事不可不察!”

      周元蹙著眉頭,附和呂輕俠說道:“是啊,目前看來,江淮之間絕大多數的州縣都還在金陵的掌控之中,甚至隨著淮東的削藩,金陵對江淮的掌控力變得更強,我們還是需要有一個正當的名義,來掌控郢隨襄鄧均梁諸州的民心,更要防止三鎮將卒軍心、士氣在短時間內垮塌掉,更要避免三鎮將卒嘩變以及諸州暴發民亂或使地方宗族鄉豪糾集鄉兵民勇來反抗我們。只有這些都穩住了,我們就還有看河淮局勢反覆的機會!”

      蘇紅玉這幾日與呂輕俠、周元同乘一艘船西逃,知道他們說這些話,還是要想著以最快的速度尊太后以奉二皇子楊林登基稱帝,并傳詔討伐沈漾、楊致堂、韓道銘等勾結異族謀害延佑帝之罪。

      此舉即便不能動搖金陵的根基,目前看來也很難爭取其他州縣的支持,但短時間內他們至少能在郢隨襄鄧均梁諸州維持一個正當名份。

      當然了,蘇紅玉這幾年守著新津侯府教導諸子,不怎么參與到慈壽宮的事務中去,但她心里明白,呂輕俠、周元他們急于促成這事,還有一個更根本的目的,那就是唯有尊立太后及“二皇子”之后,她們才能名正順的通過控制“太后及二皇子”,把持襄北的軍政大權。

      蘇紅玉坐在下首,不便明,只是怔怔的看著李知誥,不知道他要如何應對呂輕俠、周元的喧賓奪主;再看柴建坐在一旁默不作聲,也不清楚他心里到底在想著什么,心想知誥態度強硬一些,柴建應該會跟知誥站在一起的吧?

      李知誥看了蘇紅玉一眼,說道:“安定人心這事是不宜拖延,但也不必急于今日,眾人先飲宴休息,待明日趕往襄城再議。”

      從郢州乘船北上二百里便到襄城,從前朝中后期以來,襄城一直以來都是荊襄北部的軍事及經濟、文化中心;即便是要尊太后另立新帝,也只能定都襄城。

      目前金陵已傳檄諸州縣討逆,但還正做調兵遣將的前期部署,棠邑軍也沒有西移的跡象,襄北形勢還沒有危急到火燒眉毛的地步,呂輕俠也不想叫李知誥覺得她們有喧賓奪主之嫌,更何況她們還不確定柴建、周數二人的心思,當下便點頭說道:“是要先緩一口氣再從長計議為好。”

      眾人各自歸客舍休息,李知誥將二子李摯、李畋叫到后宅院中,說道:“我再從軍中挑選數百精將給你們,與家兵編為一營親衛,你們二人擔任正副營指揮,可有信心治好兵卒?”

      “孩兒有信心。”李摯、李畋說道。

      李知誥又跟家兵首領張松說道:“棠邑水軍或許暫時不會沿漢水攻來,但漢水猶是朝廷兵馬殺入襄北的主要通道,等明后天議事時,我建議任鐘彥虎為水軍都指揮使,專司從襄城到郢州的漢水防務。雖說梁州到均州的漢水狹淺,行不得大船,但猶需一路水軍維持梁州與襄北的聯絡及水路運輸,到時候我會建議你出任這路水軍的都虞候,但愿你不要辜負我的信任。”

      “末將絕不辜負侯爺的信任。”張松斬金截鐵的說道。

      “……”李知誥點點頭,說道,“你與李摯、李畋都先下去吧。”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