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楚臣 > 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

      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

      韓豹、霍厲、王轍押送云和公主朱汐、沈鵬、趙慈三人渡過淮河,進入棠邑轄防區內,已經是四月初旬。

      氣溫雖然還沒有炎熱起來,但整個江淮大地進入初夏時節了,雨水也額外充沛,淮河之上水勢浩蕩。

      南岸前朝時所修筑的土堤早就荒廢掉了,韓豹他們渡過淮河,只看到浩蕩水澤中星星點點的殘斷土堆,還依稀能看到舊日長堤的影子。

      這才四月初旬,還沒有正式進入雨季,眾人打聽之下,才知道前些天連著下了好幾場大暴雨,以致造成在春末夏初的此時淮河南岸已洪水泛濫的情景。

      此時壽州軍除了溫博所部被圍困羅山城之外,其他兵馬則相繼放棄光、霍、壽等州的中南部腹地,全線撤到緊貼淮河南岸的期思、霍邱、壽州等地,也有部分兵力撤到淮河北岸,占領潁、譙兩州。

      現在梁國腹地一片混亂,不要說壽州軍在被迫收縮防線、讓出霍、壽中南部腹地之后,有迫切解決軍資糧秣的需求,就算是此時能守住淮西、糧谷充足,此時出兵占領潁、譙等梁國南部地區,在梁帝朱裕平定叛軍之后,他猶可以辯稱是鞏固譙、穎等兵力空虛之地的防務,防止叛軍南下。

      最后讓不讓出潁譙等地,還要看中樞兵馬強不強壯呢。

      棠邑制置府左右兩軍在接管包括濠州、霍州中南部及壽州中南部以及光州東部的樂安、潢州等總計十二個縣之后,并沒有立即出兵對淮河南岸尚在壽州軍控制之下的壽州、霍邱、期思、鳳臺等軍事重鎮發動進勢,但收獲已足稱豐碩之極了。

      這一次,從根本上來說是梁國發生嚴重的動亂,棠邑收復淮陵、臨淮等十二縣可以說是不勞而獲。

      而即便壽州軍陣腳大亂、倉皇而撤是必然之事,但韓豹、霍厲、王轍等人的功績已經可以說是相當耀眼。

      且不談他們數人的功績,對河朔及整個中原地區的影響有多深遠、巨大,僅對此時的棠邑軍而,要沒有他們及時將準確的消息傳回來,臨淮、鐘離兩座瀕臨淮河的城池,此時極可能還在壽州軍的控制或河津軍的控制之下;同時,韓謙也不可能會搶在襄北軍之前,使孔熙榮率部先接管樂安、潢川兩城。

      也許在地域廣闊的淮西地區,韓謙經營好淮陽山東北坡及北坡,就已經占據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不必在于三四城池的得失,但多控制四座城池,更重要的意義是四城附近逾二十萬丁口,從此成為棠邑制置府統治的民戶。

      在地廣人稀、到處都是荒蕪土地的淮西,人口遠比多占兩三百里地重要得多。

      目前霍、壽兩州北部瀕臨淮河的地區,還在壽州軍的控制之下,徐明珍也利用左樓船軍控制淮河中上游水道的優勢,強行迫使這些區域的民戶遷往淮河北岸的潁譙等地,差不多能將沿岸逾二十萬丁口遷走,但棠邑這番不勞而獲,新增丁口猶超過五十萬,實際使得棠邑制置府在淮西控制的軍民規模直接翻了一番,首次超越淮東、襄北,居北線三鎮之首。

      整個三月,棠邑左右兩軍及都政司都高度運轉起來,忙著進行各項接管之事。

      韓豹、霍厲他們渡淮之前,就與棠邑的斥候兵馬接觸上,渡過淮河之后,直接由一隊兵馬護送他們趕往壽東。

      壽東位于壽州東南七十里處,南距巢州城一百四十里,北距壽州軍此時控制的另一座淮濱城池鳳臺四十里,目前韓謙將牙帳設此地。

      無論是后續進攻壽州、鳳臺等城,亦或是將壽州軍壓制淮河沿岸不得南下,壽東都是棠邑軍這一階段優先要經營好的軍事重鎮。

      壽東縣是徐明珍為安置受安寧宮脅裹渡江民眾所置,建城選址較為倉促,但有從鳳臺往巢州的馳道穿城而過,北側有條十數丈開闊的清澗河。

      清澗河源出淮陵境內里的鳩山,往西流入北淝水河,再入淮河,算是能與淮河、淝水相接的水運河道,但問題在于此時淮河中上游水系都還在壽州軍水師的控制之下。

      淮東那邊不開放邗溝水道,棠邑水軍的戰船還被限制在長江水系之內,駐扎在壽東的兵馬,此時還要額外防范左樓船軍的戰船,會從清澗河的上游襲擊過來。

      低矮的城墻夯土而筑,僅有七八尺高。

      雖然筑成才年余,但城墻外側面已有裂痕露出,可見壽州軍當初筑壽東城有多倉促、物資有多緊缺,這道城墻都沒有認真的下力氣夯實過。

      韓豹他們進城時,看到有成百上千的役工,正在單薄的城墻外側,堆土加筑馬面墻;而在南側城墻外側,已經著手覆蓋一層約有三尺厚的城磚。

      城中建筑主要還是遷徙民戶所搭建的簡陋窩棚,但也有好幾處開闊地清理出來,正建筑磚房——清澗河面上搭建了浮橋,只要浮橋不被摧毀,左樓船軍的戰船就被限制在浮橋的下游,棠邑軍卻也征用一些小型的漁舟從上游鳩山等地開采煤炭,運抵壽東燒制石灰、青磚。

      現在棠邑軍無論推進到什么地方,都是將石灰窖、磚窖先建起來,然而有煤就就近開采,沒有煤就從淮陽或石泉、岱山等地想辦法運送過來。

      進城后,云和公主、沈鵬、趙慈三人自有專人負責接手,韓豹、王轍、霍厲以及逃歸故寨途中被韓豹他們逮住的張士貴、張士民兄弟二人,先前往軍情參謀司在壽東的臨時衙署復命。

      張士貴、張士民兄弟二人,滿心忐忑。

      此次大功自然是屬于韓鵬、霍厲、王轍等人的,他們雖然小有功績,但能不能抵擋之前的逃營之罪,心里實在是沒有底。

      衙署很簡陋,諸司曹擠在三進低矮院子辦公,人員嘈雜,事務也極為繁忙,領著他們過來復命的人,中途也突然遇到事情走開了。

      韓豹、霍厲走進一棟院子里,一時也有些茫然,看到每個人都行sè匆匆,叫他們不忍心攔下來問路。

      “豹子!”

      韓東虎大步跨進院子,一眼就看到削瘦許多的韓豹,走過來還是習慣性的揉他的腦袋。

      韓豹在霍厲、王轍面前,卻不習慣被韓東虎還當作小孩子看待,腦袋微微撇開。

      韓東虎哈哈大笑,看到霍厲、王轍上前給他施禮,揮揮手說道:

      “你們這次可真是立大功了——大人喊你們直接過去復命,我想著你們這時候應該到這邊了!”

      韓豹介紹身后的張士貴、張士民。

      他有意將張家兄弟二人也一起帶上,心想著趁大人高興之際,免去他們的逃營之罪,敘功時還能直接升授武官,或直接隸入軍情參謀司任吏,不至于還要拼死拼活的從底層小卒爬起。

      聽韓豹說過這意思,韓東虎笑了笑,說道:“大人說起你們歸來的事,還跟高司馬商議是不是以后叫你直接統領一都兵馬;這兩人你以后留在身邊任事就是,今天就不用過去湊熱鬧了……”

      棠邑在鎮軍與都之間,新設了旅級編制,但一都兵馬的主將,也是副都虞候級的中高級將領了。以后能跟在韓豹身邊任事,總不會差,張士貴、張士民也放下心,便說他們先在院子外等著。

      霍厲、王轍跟著韓東虎、韓豹直接往后衙走去,沒有忙著說他們一路歸來的見聞,先問起王衍、王樘、霍肖他們的去向。

      他們五人可以說是王珺的陪嫁,不要說棠邑諸將怎么看他們了,他們自己到棠邑后都覺得在棠邑的地位有些尷尬。

      這次北上,霍厲、王轍算是徹底安下心,心想即便不受提拔,就算是還像以往那般繼續在通政司及軍情參謀司任事——之前他們在棠邑任職的已經夠高了,只是沒有實權而已——總算是有立足的資本,也不虞再會被棠邑將吏排斥或瞧不起。

      當然了,有一陣子沒見到王樘、王衍、霍肖他們了,也不知道棠邑盤子一下子擴大這么多,他們被差遣到什么地方任事去了。

      “王樘給孔熙榮將軍當副將去了,王衍也到潢川任縣令了,暫時都算是聽從孔熙榮將軍的節制。他們前天剛走,你們要早兩天回來,還能看到他們——霍肖就在壽東,這會兒人不知道去了哪里。”韓東虎說道。

      他們渡過淮河之后,王轍就從護送他們到壽東來的武官那里打聽清楚當前棠邑的情形,也知道孔熙榮所率霍南特遣營,雖然是旅級編制,兵馬卻有一萬四五千眾,但主要是去年冬季在淮陽山北坡所募新卒,戰斗力不強,面臨的局勢卻又復雜。

      在占領樂安、潢川之后,原光州州治潢川城便作為霍南特遣營的大營駐地,王衍在這個背景下,出任潢川縣令,顯然跟王樘一樣,都是給孔熙榮當助手去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