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楚臣 > 正文 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

      正文 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

      李知誥有治軍統兵之才,為人處世又務實卻又極其果斷。

      特別是當初荊襄戰事早期,李知誥能不惜冒著與信昌侯府眾人、與養父李普決裂的風險,與韓謙聯手反制住柴建、李沖等人,還權于楊元溥,這樣的決斷,馮繚也是甚是嘆服。

      在馮繚看來,李知誥是韓謙最堅定的盟友,即便楊元溥有可能猜測韓謙,李知誥也應該幫著這邊說話,不會站出來跟韓謙爭出鎮壽州的機會

      馮繚哪里想到竟然還存在這種可能?

      韓謙將懷里取出一封信報,遞給馮繚說道:“除了今天江州派信使送來的捷報來,楊欽已經半天將信報送到南塘寨了,兩者看上去大同小異,但小異處便值得琢磨。”

      楊欽率敘州一千兵卒及三十余艘戰船,這次也接到征召,編入五牙軍水師,一起護衛沿江招討軍兵馬東進——楊欽此時就在李知誥身邊,對攻陷江州之戰自然有著更近距離的觀察。

      馮繚比較兩封信報的異同,確實有一些極不起眼的細微,要不是韓謙直接提醒,他都未必能看出來,沉吟良久,又問道:“倘若李知誥是呂輕俠的暗子,但問題在于呂輕俠又怎么確信李知誥能為她所用?李知誥可不是比李普更好控制的人啊!”

      呂輕俠能夠操控李普,這點不難理解,畢竟李普主要還是借助呂輕俠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李普離不開呂輕俠,至少需要跟呂輕俠捆綁在一起,才能保住他此時的權勢,但李知誥這樣的人物,又怎么可能輕易淪為受他人控制的傀儡?

      “梁太祖鳩殺前朝昭宗之年,當時宗室之中有兩名幼子在之后夭折,但我派人偷偷去挖過這兩座幼子墓,都是空穴!”韓謙說道。

      “什么?”馮繚怎么都沒有想到會有這種可能,但這么一來,韓謙的諸多猜測,邏輯便通了。

      馮繚癡癡的坐在那里,韓謙所說的這點秘密,是太令他震驚,半天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李知誥竟然有可能是當年失蹤的兩名前朝宗室子弟之一?

      馮繚也深刻感受到他與韓謙之間的差距,大概也是這無形的巨大差距,令他死活沒能看出李知誥身上的可疑之處吧?

      過了好半晌,馮繚才咽了唾沫,艱難的說道:“情勢是要比我想的更復雜,但大人擅往金陵從李普手里奪走兵權,在任何人眼里都是大忌諱,大人實是退無可退啊!馮繚說句犯忌諱的話,大人你今天交出兵權,其行其心再坦蕩,但在殿下看來,也只是‘周公恐懼流日、王莽謙恭未篡時’而已,何況你當初便是以權謀詭術授他。”

      “你們有這樣的想法,無非是從根本上還是覺得敘州偏于一隅,難有作為罷了!”韓謙說道,“敘州根基是淺,所以我才更要回敘州去,而敘州乃是殿下正而八經封賞于我。此外,我也有辦法稍稍挽救一下殿下對我的信任——至少到這時,我對殿下也是問心無愧。李知誥身上的秘密斷不可外傳,至于其他,你多做做馮翊他們的工作,不要再拿這事來煩我。而有心想要留在金陵的人,也絕不是什么壞事,誰要有留在金陵的意思,我也會盡量替他做安排,畢竟收復金陵之后,殿下身邊也需要有可用之人。”

      馮繚雖說內心還是覺得不該輕易交出兵權、退回敘州,但想到收復金陵之后的局勢還是那樣的復雜,他想不出能有什么辦法解決好諸多矛盾及問題。

      除非岳陽兵馬在進攻池州時,或在金陵城下遭受大挫,戰事再繼續往后拖延一年半載。

      這樣才能方便他們趁機控制界嶺山北麓的溧陽、陽羨、金壇三縣,將多出來的近二十萬婦孺徹底安置下去,并且這些田地里能有一兩季莊稼成熟收割,三十多萬婦孺都能做到自給自足,不再嚴重依賴于外部的補給,到時候左廣德軍才算根基已成。

      要是戰事在兩三個月間結束,到時候溧陽、陽羨、金壇三縣的世家門閥鬧著要回土地,而李普、鄭榆等人所控制的財政系統,切斷對三十多萬婦孺的糧秣補給,他們要怎么辦?

      目前雖然有八千多戶將卒及家小,總計五萬余人授以田宅,有一批熟地入秋后就有收成,但所得糧谷有限。

      而新開墾的田地則要等到明年夏秋季才可能有些收成,安置到新田的將卒及家小,在有收成之前,與其他未得授田的婦孺,每個月都需要他們總計補入七八萬石糧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郎溪廣德安吉三縣開采煤鐵,目前量還不夠大,但也需要周邊的州縣愿意交易,才能換來緊缺的物資,一旦三皇子收復金陵繼位登基后,廣德軍與周邊州縣緩和下來的關系再次緊繃起來,周邊州縣切斷交易的通道,他們立時便會缺糧,到時候又能怎么辦?

      如此想來,梁帝朱裕出兵徐州,逼迫楚州軍撤回淮東,或許就是針對他們,不讓他們有機會消化這么多的婦孺吧?

      當然,馮繚這么想也不能到處去說,要不然的話,捅破這點只會叫三皇子及李普這些人更忌憚這邊。

      …………

      …………

      馮繚走到院子示意眾人都先出去,不要再打擾韓謙,但馮翊跨出院子,還是忍不住問道:“哥,你說韓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咱不做賊,但總得防著點賊吧?”

      周處、馮宣、趙無忌、趙啟等人看馮繚跟著進屋好一會兒,心想韓謙應該有些話跟他說了,也都側過頭看來。

      事不密則敗。

      所謂的人多嘴雜,并非說有人真有背叛之心,而是每個人對待不同的信息都有會相應的反應,從而在有心人的眼里就容易露出破綻。

      比如說李知誥之事,韓謙保密到今天,就是不想晚紅樓那邊知道他已經猜到這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秘密,這樣晚紅樓才有可能露出破綻為他們利用。

      馮繚猜測到韓謙決意交出兵權,退去敘州,也是想著讓晚紅樓內部的矛盾,讓三皇子與太妃、與信昌侯府的矛盾先暴露出來吧!

      李普做到這一步,至少是不會有什么更大的野心跟想法了,他只要老老實實跟三皇子認軟,三皇子大權在握、聲望漸隆,也不會跟他計較前嫌,但倘若李知誥是前朝宗室子弟,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也將最終導致信昌侯府與晚紅樓的最終目標嚴重沖突,這里面還牽涉到太妃,這一切還真是熱鬧了呢。

      而李知誥真是前朝宗室子弟,相信他也會爭取出鎮襄州或壽州的機會。

      想到這里,馮繚情不自禁的想,要是韓謙能稍稍減輕楊元溥對他的忌憚,以退為進,未嘗不是上策。

      現在有些秘密不能說給馮翊等人知曉,馮繚也是頭痛,當下只能敷衍說道:“赤山軍征召奴婢入伍,令世家門閥忌憚極深,而先帝及殿下以孝道立國,大人孝期未滿,此前也僅僅是以了先大人遺愿之名來金陵,所以不管怎么說,戰后大人都需要上書請求回敘州守孝。至于殿下到時候奪不奪情,就兩說了……”

      “韓謙真要上書請回敘州守孝,殿下還不就順勢答應下來了?”馮翊咂著嘴說道。

      “那也沒有辦法的事情,”馮繚說道,“大人需要回敘州守孝,但我們要是有人愿意留下來為殿下效力,卻也是可以的,同時也需要有人留在殿下任事,免得殿下身邊都是說敘州壞話的奸佞之徒!”

      馮繚想法轉變過來,便照著韓謙交出兵權返回敘州的方案考慮后續的事情,也看出韓謙之前有一些閑棋冷子還是有用意的。

      交出兵權之后,左廣德軍及將卒家小的要如何處置,就只能商議著來,他們則失去主導權、主動權。

      到時候三皇子即便給足韓謙的面子,兌現韓謙對投營奴婢的承諾,同時也獎賞這些將卒的軍功,最大的可能也是將他們拆散開來安置,不可能集中安置在廣德軍制置府附近。

      對于大多數底層民眾而,主要還是求穩、求安生,分散授田安置之后,最大的訴求得到滿足,之后頂天偶爾念念韓謙的好,其他事情就不要指望他們能做什么。

      然而對有些人,他們在拿起刀弓矛戟的那一刻,胸臆間的熱血便被點燃起來,雖然他們中很多人視識字學習班是折磨,但掌握基礎組織、操訓之法,對當世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他們胸臆間被點燃的熱血,又怎么可能會被熄滅掉?

      他們一旦被分散安置到州縣,沒有其他晉升途徑,又不甘心被壓制在底層沒有出頭之日,要么通過經商、行商,要么通過與敘州出身的官員聯絡,保持與敘州的聯系。

      所以說,他們還是要有相當多的人留在金陵,或分赴其他州縣及軍中任職的。

      另一方面,韓謙有回敘州守孝的需求,其他人立下大功,理應受到朝廷的提拔跟獎賞。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