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功夫,在這馬邑郡已經是三四個月了。
館驛之中,劉文靜微微發出了感慨。
這些時日,劉文靜的情緒不是很好。但卻將這暴躁憤怒好好的收藏了起來,沒有半點表現在外。
讓劉文靜憤怒的原因很簡單,原來他建議李建成親自前來經略馬邑之地,趁著王仁恭和劉武周火并時行事,爭取將馬邑云中精兵強將收歸帳下,然后再從唐國公西進長安。
結果李建成卻沒接納他這個建議!反而是讓李世民來坐鎮此間方面。
不用說又是謝書方那南方荊蠻提的建議,南人心性之備下,格局之狹小,可見一斑。偏生世子還信任于他!
謝書方進為何,劉文靜也能猜測出個大概來。無非就是怕在馬邑郡遷延時日太久,反而離開了唐國公身邊的中樞之地,不如將李世民發配來這個地方,而李建成可以獨占輔佐唐國公舉義定鼎之功。
這都是格局太小之見!
如今已經是亂世,李建成的世子名義,其實什么都保證不了。幾百年亂世中各種奪嫡之事斑斑可證,只有真正有自己的實力,才能確保笑到最后。才能確保自己地位屹立不搖!
現在唐國公麾下兵多將廣,但是這些兵馬,是唐國公的,卻不是世子李建成的!而到馬邑郡來,將馬邑云中精兵收歸麾下,這才是自家真正的本錢!
而擔心的在這里遷延時日太久,也是不值一曬。王仁恭都能引河東兵馬入內了,表明王仁恭已經決心快點攤牌了。而劉武周也有其根本弱點在,也拖延不下去。雙方決出最終勝負,就是指顧間的事情。
而唐國公起兵,怎么也不可能在冬日。春暖花開之前,馬邑郡的事情無論如何也能了結了!
在其間只要應對正確,多了不敢說,大大削弱王仁恭,再將云中精兵大半收歸麾下,則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所行之策也沒什么難的,暗中聯絡劉武周,表示愿意配合他襲擊王仁恭,將來平分馬邑郡,挑動劉武周破釜沉舟與王仁恭決戰。而在王仁恭這一方,又營造出王仁恭接受與劉武周野外決戰之勢——只要讓王仁恭覺得他優勢極大就好。雙方最后決戰之際,再伺機而動,坐收漁人之利。
雖然這三千兵來,名義上是要幫助王仁恭以固藩籬。但是亂世之中,誰還用守這個道義?
王仁恭情急之下開門揖盜,這三千河東兵,其實是足以有翻云覆雨之能!
只要建成親自,還以自己為第一謀主,則馬邑之事,不足平也!
可惜啊,可惜啊…………
劉文靜在心中微微嘆息。
既然如此,這馬邑郡也沒有什么好留下的了,不如歸去。回到晉陽,在建成身邊,好好的和那個南方荊蠻爭一場。既然這馬邑郡是白跑一趟,那么建功立業于長安的機會,可是再不能錯過了!
對于輔佐李世民成事,劉文靜半點興趣也無。
這個唐國公的二兒子雖然英武奮發,很得唐國公看重,坊間不時還有易儲的傳聞。但是李世民從來不得世家之歡心,劉文靜也沒有幫著李世民對抗整個世家集團的雄心壯志。劉文靜自己還指望在這次改朝換代的大亂之中,將劉家升為天下第一流的世家!
至于唐國公對李世民的看重…………
劉文靜在心底微微冷笑起來。有些事情,想得太透,說得太破,也就沒什么意思了。
旁邊張四郎在低眉垂首,無聲侍立,等著劉文靜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