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軍力還是單薄,父親也許他們這些子弟招募壯士,自成一軍。可兵源呢,可資財呢?兄長建成有一鷹揚府為根本,有父親的支持,自己就算招募幾個壯士,除了看家護院還能派上點用場,拿什么在沙場上和兄長爭競?
只是遲生了些許時日,難道就一輩子屈于人下么?
李世民只覺得胸口一團熱火越燒越旺,就算迎面而來的冰冷秋風,也不能讓他清涼半點。
背后突然響起腳步聲,李世民回頭一看,就見一名青年,正緩步而來。
這青年比李世民大上幾歲,輕袍緩帶,比之勁裝窄袖的李世民,一副儒雅模樣。正是李世民妻子長孫氏的親兄長孫無忌,也是李世民最可以托以心腹之人。
李世民回頭之際,眼神兇狠,夜色之中,嚇得長孫無忌都停住了腳步。
李世民收斂了無意流露出的兇狠目光,放平情緒:“商議得如何了?”
今日在晉陽宮中,李淵主持,一眾心腹都在商議如何應對馬邑郡王仁恭威脅之事。李淵有些猶疑,想解決了馬邑郡王仁恭的威脅,再舉旗起兵,指向長安。
但李淵屬下,已經等不及這開國之功了。都認為有劉文靜前往聯絡,劉武周勢單力薄,必然投靠。以劉武周牽制王仁恭,已經是綽綽有余。足夠李淵起兵,拿下長安,再回頭解決糾纏不休的馬邑郡兩方勢力。
李世民據理力爭,李家想早點踏足這天下之爭當中,王仁恭等有心人又如何不想?馬邑郡的糾纏,絕不會持久,不管是王仁恭還是劉武周贏得這場爭斗的勝利,都是眼前之事!絕不會如眾人所奢望一般,會讓李淵起兵拿下長安之后,再回頭來對付他們!
在李世民看來,這些人包括自己兄長在內,并不是想不到這一點,只是開國之功,已經燒得他們不愿面對這個現實!
爭執當中,李世民被兄長李建成諷刺了幾句,干脆憤然離席,到承露臺上透透氣。
對于李世民問話,長孫無忌只是黯然搖搖頭,表示李世民的意見,最終還是被忽略了。
李世民咬咬牙齒:“不都是不愿意去北向應對王仁恭和劉武周么?他們不去,我去!”
長孫無忌大驚搖首,李淵舉兵在即,大家都眼睛通紅的盯著拿下長安開國之功。現下李世民卻要北向應對王仁恭和劉武周,這難道是準備放棄將來競爭了么?
長孫家女兒嫁給了李世民,長孫家和李世民就再也不可能分割。雖然李世民是次子,天然處于不利地位,但是對于李世民的雄姿英發,長孫無忌心中還是有些奢想。但是這位小爺可不能自己松勁啊!
不等長孫無忌解勸,李世民咬著牙齒冷笑:“馬邑兩鷹揚府精兵,甲于天下,既然認定王仁恭和劉武周很快就能分出勝負,我北向坐鎮,為什么不能收納一些馬邑精兵,以為自己的根本?”
長孫無忌恍然大悟,原來李世民的主意打在這兒!
他遲疑一下反問:“就算二郎你收馬邑精兵一部,唐公就干脆留二郎坐鎮太原,以對北方,那又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一笑,仿佛剛才郁悶全都給他拋到了九霄云外去:“我那兄長,就放心我領馬邑精兵,坐鎮太原郡么?到時候還不是得先解決了后路威脅,然后再帶著我西向長安!”
長孫無忌輕輕一擊掌,真不愧是長孫家看好之人!
李世民舉首向天:“但愿馬邑郡那兩人早些分出勝負來,不過依我來看,也不必再等多久了!”
感慨已畢,李世民一扯長孫無忌:“走,去求我父親去,讓我去太原郡北鎮撫,以對馬邑郡將來之變,我都離開太原中樞了,不和兄長爭競了,父親總得給我點東西!”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