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是有個有幸運光環的家伙。+頂+點+小+說++23x
他這種攻擊,在正規書面語中叫做城市作戰防御行動的裝甲伏擊。
重點在于觀察哨、隱蔽陣地、敵方裝甲車盲區、交叉角度、攻擊距離……學院派嘛,屁大點個攻擊行動都能寫出一大堆戰術要領的,但在娜塔莎熟悉的烏克蘭陸軍教材中,都沒說到一個重點!
那就是火力分配。
一堆人攻擊一堆目標,最容易出的紕漏是什么?
是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朝著最顯眼的那個目標攻擊,放過了其他目標。
三輛裝甲車,在一個經驗豐富老道的指揮者看來,這樣的伏擊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第一波攻擊就要同時消滅三輛車!
不然這些裝甲車在這個局部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只要存活下來一輛,就能把這些步兵殺得一干二凈!
最起碼也得讓這些重裝備失去火力優勢。
那么就應該誰誰誰負責a車,誰誰又針對攻擊b車,還有誰負責c車,精細點還應該有一個小組負責補中。
因為這樣的戰斗就是一瞬間決定主動權,只要那一剎那錯過了,就是生死差別。
但顯然巴克還不具備這種嫻熟的指揮細節掌控力,這個二十來人的團隊也來不及在那么幾秒鐘決斷作戰計劃中解釋這么復雜的伏擊計劃,美軍在這方面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從二戰到韓戰、越戰乃至海灣戰爭,才能保證基層指揮官和經驗豐富的軍士協同完成這樣復雜的火力分配。
可現場陰差陽錯的被巴克這個疏漏的錯誤給彌補了。
斯拉夫民族作戰中的勇猛特點使個別腦子不太靈光的家伙下意識的聽見“五”字就起身攻擊,三枚rpg22反坦克火箭彈帶著巨大的白煙和突然騰起的尾焰直撲十多米外的裝甲車!
他們果然只攻擊了兩部!
這不是中東阿富汗戰場常見的老式rpg7,而是俄羅斯軍隊**十年代以后才普遍裝備的rpg22,這種一次性火箭筒發射以后就可以扔掉沒有光學瞄準鏡的彈筒,每一具也不過六斤重,當巴克背著三個急救包沖鋒時候,鐵錘這種傻大個能背五六支在身上!
距離太近了,最低要求五十米的rpg22在這樣的街道中其實非常危險,但操作手顯然還算熟練,嫻熟的向前拉出內筒保證自己身后沒有障礙引起巨大尾焰反噬,根本毋需精確瞄準,熟練的攻擊輪式裝甲車那巨大組輪和車體之間的間隙,巨大的轟鳴聲伴隨著他們立刻轉身躲靠在車身后!
這大概只有一兩秒時間!
而巴克也意識到自己出錯了,居然下意識的罵了句:“該死的!發射!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