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腓特烈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船廠肯定放在自己地盤才放心,所以這一條可以主動提出來。
腓特烈就沒想過把船廠建在其它地方,對方主動提出來自己也省事。
“我沒那么多現金。”
腓特烈的話讓德雷爾一愣。
傳說中世界上最有錢的人說自己沒錢,誰信啊,城堡底下的黃金宮殿里刮刮地板不就夠了嘛。
腓特烈繼續說:“我的投資是有計劃的,雖然有機動資金,但今年漢馬城那邊不太平,必須留著應對戰爭。”
德雷爾知道丹瑪王國被海那邊的異教徒揍得屁滾尿流,聽說有好多商船被搶,漢馬城也危險了。
也正是如此,他們才有信心游說腓特烈,讓他把新的船廠建在遠離戰火的低地地區。
腓特烈確實是沒流動資金了,鬼知道漢馬城那邊的局勢會怎么發展,得留著一大筆錢應急。
于是他借著這個理由,把這座造船廠搞成一個政治工程。
所謂的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最好的朋友,自然是一起分錢的朋友。
腓特烈問德雷爾:“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家造船廠可以賺錢嗎?”
德雷爾想都不想就回答:“我六歲的時候在父親工作的船廠廚房幫忙洗豆子,十歲時幫木匠們送釘子,十四歲開始和大工匠做學徒,十八歲那年有幸跟隨老師學習船只設計,二十九歲設計出屬于自己的第一條船。”
“我這輩子一直和造船打交道,不瞞您說,海面上的船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它能載多少貨,能跑多快,造價多少。”
“一艘船的成本中人工費占了一半,人工費中比例最大的是將木材切割成型。”
“如果新的船廠和韋森公國的船廠使用同樣的設備,人工費至少能降低一半,一條船的成本是以前的75%以下,綜合其它方面減少的成本,甚至可以減少到65%左右。”
“海上每年都有大量的船只退役和沉沒,船東需要新船填補空缺。”
“據不完全統計,只是海上不算內河,大約有兩萬艘船。”
“一艘船的最長壽命是二十年,如果不算意外造成的損失,一年需要至少一千艘新船。”
“我們希望,新的造船廠最終一年能建大約300艘海船。”
腓特烈一開始還覺得他對業務很熟,從成本分析角度來回答能不能賺錢,但最后期望的產量讓人頭疼。
海上五百噸以上的貨船比一兩百噸的內河船復雜多了,建造周期至少兩年,現在七八百噸的貨船即便是鋸木頭快了也要一年。
想一年下水300條船,意味著要建300座干船塢,每座干船塢寬度按30米計算,可以沿著河邊排開九公里。
漢馬城那邊就是這么規劃的,預計花至少五年時間建成這個規模,顯然這里的業內人士也打聽到了,直接對標。
腓特烈繼續問:“如果讓你投錢入股這家造船廠,你愿不愿意?”
這下子德雷爾以最快的速度回答:“肯定愿意!”
腓特烈又問:“你認為其他人愿意嗎?”
德雷爾很肯定地回道:“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對您有信心。”
他的意思很明顯了,只要腓特烈參與,別人就相信能賺錢。
腓特烈點了點頭,開始提條件:“我可以在鹿港和妹橇轄ㄒ患以齏В矣辛礁鱟罨鏡奶跫!
“首先,我只出機器設備和廠房,占三成股份,其余的七成股份由你們負責,可以自己承擔,也可以在低地地區銷售,但不能超過這個地理范圍。”
“有件事情我要先說好,每年的利潤中我們大家都出一點,給高盧王室一些分紅,剩下的分給股東。”
“具體操作就交給你們來負責吧,我會派專人和你們對接。”
自古以來做生意官商勾結最賺錢,德雷爾對給高盧王室分紅沒異議,當做是保護費了。
以出售股份公開募集資金對他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當年玩郁金香的時候就沒少干。
他對腓特烈說:“我認為大家會同意這個條件的。”
腓特烈點頭后繼續說:“第二個條件,船廠我可以只派財務人員監督財務管理,但管理人員和工人全部需要到我的造船廠的附屬培訓學校里學習,并通過考試。”
“那家造船廠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月里會斷掉四十根手指,現在下降到一個月一根,我想你會明白我的意思。”
德雷爾認真地說:“我明白,這也是我們的請求之一。”
他從小在造船廠長大,受傷死人見多了,其中包括自己的父親,在韋森公國的造船廠里見到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后一晚上沒睡著。
腓特烈說道:“我的要求就這兩點,你回去商量一下,我會派專門的負責人到阿姆斯特爾城,具體事務你們商量。”
他馬上要離開,去一趟撒丁王國,中途還得回一趟韋森堡城處理積累的政務,沒那么多時間。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