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當6維用如同雨滴般的顫音演奏出梁祝的引子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就清楚,6維演奏的,絕對不是所謂的克萊德曼的那個通俗版本,同時,也不是他們所熟知的任何一個鋼琴版本,因為,沒有任何一個鋼琴版本,會帶上這樣的前奏,要知道,這樣的前奏,只有在小提琴協奏曲的版本中,才會出現,并且,它是由長笛引出來的。
當d上輕巧的顫音結束后,隨著6維右手如同一陣柔和的風般拂過琴鍵,一段優美動聽的五聲音階,如同一股清泉般,汩汩地從琴鍵上流淌了出來。
這段簡單的引子,立即吸引了舞臺下的學生們的注意力,剛剛聽過雪妮的演奏版本的他們,當然不會聽不出來,6維現在演奏的,正是剛剛小提琴協奏曲中,由樂隊奏出的引子部分,而這段本來是由長笛演奏的旋律,此刻被6維用鋼琴彈奏出來,竟然是如此的美妙,真是別有一番韻味。
此刻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了,6維現在演奏的這個版本,絕對不會是已經成型的任何一個樂譜,有許多人已經大膽地在猜測,這會不會是6維現場的即興。不過這個念頭很快又被他們自己否定了,試問有誰會在這樣的場合,即興演奏這樣一絕對算得上大型的曲子呢。況且,這段引子這么簡單,即興的話還沒什么難度,但后面那么長一大段復雜的主題,完全即興的話是絕對不可能的,那么復雜的織體,全靠即興演奏,是不可能配出合適的和聲的。
一段如同鳥語花香般的引子過后,曲子旋即轉入到了經典的愛情主題,在左手溫暖的琶音伴奏下,6維的右手輕快地奏出了這段主題,起、承、轉、合,由四個極度方整的樂句構成的樂段結束后,隨即移到了更為高明的高八度的音區上,而織體也由剛剛的單音組成的旋律變成了雙音和和弦。
“改得漂亮!沒想到這小子不但琴彈得好,連即興也這么強,這段重復的主題中加入的復調的手法,難得還能兼顧民族調式的特色,又彈得這么動聽,等下真得好好問問這小子,是不是又悟出什么新的和聲公式了。”,坐在前排的朗朗看著6維的演奏,心里暗自想著。對于中國鋼琴曲的了解程度,恐怕在這所小禮堂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比得上朗朗,僅僅是聽到6維彈到這兒,朗朗就可以斷定,這曲子即使不是6維在這兒的即興之作,也絕對是他的一新近寫出來的曲子。因為朗朗在這之前,絕對沒有聽到過這個版本的鋼琴版梁祝。事實上,鋼琴版梁祝在全世界,權威的樂譜也只有兩個而已,一個就是流傳最廣的克萊德曼的版本,而另一個,是由中國作曲家吳祖強根據原版改編的版本。雖然在流傳的廣度上,前要大于后,不過在技術難度和忠實原曲的程度上,前和后就沒的比了。不過正因為太過忠實于原曲,也使得這個版本中大量地運用了民族五聲調式的和弦,使其沒有得到大多數演奏家特別是西方演奏家的認可,因此流傳的程度并不很廣。
而現在6維演奏的,很顯然不屬于這兩個版本中的任何一個,不過在朗朗聽起來,6維卻似將這兩個版本的優點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既有著克萊德曼的流行風格,在旋律上卻又做到了最大程度地忠實于原作,更難得的是,6維的演奏風格十分輕靈,因此也使得這曲子更多了幾分中國水墨畫的味道。
剛剛演奏完小提琴版本的雪妮,此刻已經完全被6維的演奏迷上了,在此之前,雖然自己也曾經聽到過許多小提琴名家演奏的這協奏曲,她自問對這曲子也已經了解得十分多了,但此刻6維的演奏,卻讓她聽出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比起自己的演奏來,雪妮總覺得6維的琴聲中多了些什么,然而,卻又如同一尾狡猾的魚兒般,每每當自己想要捉住那靈感時,卻又被它從自己的腦中溜走。
旋律一轉,進入了纏綿的第二主題,右手的旋律更加細膩深情,如同少女獨倚闌桿,對著滿池春水傾吐女兒家的心事般,而此刻,左手也停止了琶音的演奏,轉而和右手的旋律呼應了起來,如同一位忠厚的少年的低語,又似對窗吟哦,隱隱有一絲出塵之意。
雖沒有繁復的技巧,然而這兩段旋律在6維的指尖,卻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深深地吸引著那些聽眾們,就如同在聽著一個古老的東方愛情故事,那平淡柔美之感,如同一杯淡淡的清茶,讓眾人甘之如飴。
主題再換,這是一段輕快的小快板節奏的曲子,如同一東方的回旋曲,剛剛在小提琴上,那種歡快靈動之感,讓眾人聽得如癡如醉,但此刻,當6維的雙手驟然在琴鍵上跳起歡樂的舞蹈時,眾人才覺得,原來最適合演奏這段主題的,是鋼琴!
6維的雙手做著靈巧的小幅度起落,均勻的半分解和弦帶著一股神氣和快樂的氣質,從那雙快樂地跳躍著的手間輕靈地奔跑而出,而那段在小提琴上的高難華彩,此刻卻在黑白分明的琴鍵上,完美地再現了出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