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見識的也都見了,朱興明希望老爹,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父皇,咱們該回京城了。”朱興明說。
“現、現在么?”崇禎皇帝竟然有些不舍。對于他來說,做一個小小的雄縣縣令,比做皇帝輕松多了。
沒錯,一縣之地沒有這么多政務,沒有這么多沒完沒了的奏疏。雖然崇禎是個勤政的皇帝,可他也非常享受如今這份難得的清凈。一想起回京,他竟有些不舍。
在京城他只能身居深宮之中,對于外界的情況是不甚了然的。而在雄縣,他能給更接地氣一些。
至少,他能夠實實在在的,聽到雄縣百姓們的贊揚之聲。
這對于自負的崇禎皇帝來說,是一種巨大的享受。
朱興明卻對他說道:“父皇久不回京,不免荒廢了政務。而今這雄縣事一了,咱們也該回去了。”
崇禎依依不舍:“好吧,既如此,咱們何時動身?”
“明日,明日吧。兒臣覺得,咱們還是不宜大張旗鼓的好。明日一早不要驚動城中百姓,咱們早些啟程,離開雄縣。”
崇禎皇帝沉吟了一下:“也好。”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崇禎皇帝居然對兒子聽計從起來。其實依照他的本意,是想熱熱鬧鬧的離開的。
讓百姓夾道歡迎,彰顯帝王威嚴,這是崇禎皇帝想見到的。
悄無聲息,深藏功與名崇禎并不喜歡。他喜歡的是,大肆張揚。
而朱興明素來低調,況且雄縣的改革并非是什么功績。這些早就是大明該干的事了,是朝廷對不起百姓們。
兒子既然都這么說了,崇禎皇帝也只好無奈的答應。次日讓駱養性整合錦衣衛,及早啟程回京。
而雄縣因為吏政的改革,使得雄縣風氣煥然一新。惠安國被任命為雄縣知縣,自其上任之后,為雄縣的百姓們做了不少實事。
惠安國帶著雄縣百姓興修水利,大力鼓勵百姓開墾田地。同時,輕徭薄賦按照朝廷的賦稅,與民生息。
直到二十年后,惠安國才死在了任上。雄縣的百姓們念其功德,特為其修剪了一座祠堂,以為后世紀念。
一大清早,甚至于雄縣的百姓們大多尚未出門的時候。馬車已經守候在了雄縣縣衙外面,崇禎皇帝戀戀不舍,看著這個呆了數月之久的縣衙衙門,依依不舍的上了馬車。
馬車緩緩前行,因為沒有驚動此地的百姓,百姓們并不知道皇帝要遠行回京。一來是不想大張旗鼓,二來也是為了崇禎皇帝的安全著想。
若是有人知道皇帝出城,朱興明他們攜帶的人手又不多。所以,這次離開雄縣縣衙,除了惠安國寥寥幾人,知道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