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翰墨那幫往日活潑的身影也開始收斂。
與此同時,高二的學弟學妹們接過了活躍的接力棒。
校園里依舊熱鬧非凡。
不過,這種沉靜只是表面的,學習之外的活動依然如常開展。
一來有周翰墨父親的原因,而且做為年級支書,許多事情還得靠他帶頭。
方威也沒閑著,他正在悄悄布局,為將來大學生活積累人脈資源。
至于王小北,則是盡力保持著與權力圈的聯系。
同時避免過于接近,打算看后面的情況。
當然,并非所有人都像周翰墨、方威那樣心思活絡。
仇晶、簡昕昕等同學便是專注于學業。
他們以王小北為中心,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小團體。
被周翰墨那群人幽默地稱為“中庸派”。
“嘿,小北,要不要去清大附中看看?”
這天放學后,袁國慶向王小北發出邀請。
王小北有些意外:“咋了?清大附中又鬧出啥新鮮事了?”
“沒錯,真有事,去嗎?”
考慮到清大附中距離不近,足足十五公里,多半路程還是顛簸的土路,來回至少得一個半小時。
王小北想了一下,最終拒絕:“太遠,直接告訴我發生啥了?”
“好,咱邊走邊說,反正順路能經過你家嘛。”袁國慶催促道。
就這樣,王小北隨同袁國慶跟柯秋露等人一起離開。
盡管王小北被視作“中庸派”,但他跟袁國慶私交不錯。
有自行車的同學載著沒車的,分別以周翰墨跟干部子弟為一隊。
方威和他的伙伴為另一隊,校門口好不熱鬧。
路上,王小北已經從交談中得知了事情。
四中的霍浩歌在校報欄貼出了一篇名為《早飯精神》的小文章,引發了關注。
聽到這詞居然源于清大附中。
王小北暗自琢磨了一陣,最終決定還是不去湊熱鬧。
今天清大附中或許會很熱鬧,但他有更要緊的事。
季珊所有考試都順利通過。
今天要去領她的大學畢業證書,他還打算為她慶祝一番。
季珊應該正在廠子周圍等他。
王小北不去,袁國慶并沒有多勸,跟著兄弟們一塊出發了。
王小北則騎著車,拐向回家方向,直奔工廠。
工廠下班是傍晚五點,他的放學鈴響則是5點20分。
等他趕到,季珊已經是一副左顧右盼的模樣。
“嗨嘍,這位朋友,往哪兒去呀?需不需要順風車服務啊?”
季珊早早就看到了他的身影,丟給他一個無奈白眼。
環視四周后,徑直上了自行車后座。
王小北蹬起車,朝城外騎去。
“嘿嘿,開心嗎?”
途中,王小北問。
季珊輕應了一聲,隨后面色舒展,坦然道:“當然開心,更多的是一種解脫感,實在是累啊。”
王小北會心一笑,心中明白她的那份疲倦。
日復一日,上課到晚上八點半,到家已經是九點。
這樣的日子足足堅持了四年,只為讀完高中與大學的學業。
要說不累,那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