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7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晨光如同薄紗般輕輕漫過窗欞。九月被一股熟悉的糯米甜香喚醒,那香氣仿佛帶著時光的密碼,牽引著她回到往昔的歲月。
推開房門,潮濕的早春氣息裹挾著氤氳熱氣撲面而來,薄霧仿佛都被染成了蜜糖色。廚房玻璃上凝著細密的水珠,將熹微的陽光折射成星星點點的光斑。大姨正站在灶臺前忙碌,晨光為她勾勒出溫暖的輪廓。只見她手腕靈活地翻轉,雪白的糯米面團在掌心如同聽話的孩童,被揉成圓潤的劑子。案板上,兩排湯圓整整齊齊碼放著,個個白生生、胖嘟嘟,像剛落的雪團,透著誘人的光澤。“九月,快來嘗嘗!”大姨轉頭,鬢角沾著幾粒面粉,笑眼彎彎,“這次包了兩種餡兒,黑芝麻的和桂花酒釀的。”那親切的話語,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九月的心間。
青花碗里,湯圓浮在琥珀色的糖水中輕輕搖晃,宛如一個個靈動的精靈。九月輕輕咬開軟糯的外皮,滾燙的黑芝麻餡立刻涌出來,甜香里混著淡淡的焦香,瞬間勾起兒時記憶。每年元宵節,外婆也會煮這樣一碗湯圓,邊吹涼邊嗔怪她心急燙了嘴。那時的時光,簡單而美好,如今外婆雖已不在,但這份溫暖的味道卻一直留在心間。
“桂花的要配醪糟才夠味。”大姨又添了一勺酒釀,清亮的米酒里飄著星星點點的桂花,香氣四溢。“今晚讓你大哥大嫂帶你去看花燈,今年教育路那里擺了三十米長的燈廊。”大姨的話語里滿是期待,九月想象著夜晚花燈璀璨的模樣,心中滿是歡喜。
灶臺騰起的熱氣模糊了九月的眼鏡,她慌忙摘下擦拭,卻在氤氳水汽里瞥見大姨鬢角的白發。今年這是和大姨大姨父一家人真正共度節日,這還是頭一回。
此刻,客廳里《大鬧天宮》的主題曲正歡快響起,孫悟空踩著七彩祥云騰云駕霧的畫面,逗得小侄子拍著肉乎乎的小手咯咯直笑。九月挨著小家伙坐在沙發上,看他眼睛瞪得溜圓,連爆米花掉在衣服上都顧不上撿。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將電視屏幕映得微微發亮,空氣中飄來一絲若有若無的飯菜香,預告著一場盛宴即將開啟。
隨著鐵門“吱呀”一聲,大哥大嫂提著沉甸甸的菜籃歸來,廚房瞬間熱鬧起來。大姨父蹲在院子里架起煤爐,火苗“噼啪”竄起,水壺很快發出歡快的哨音;大哥站在水池邊,刀起刀落間魚鱗飛濺,活魚轉眼變成規整的魚片;大嫂系著碎花圍裙,將腌制好的排骨碼進烤盤,指尖沾著的醬汁在圍裙上暈開深色的花;大姨則守在灶臺前,蔥姜蒜在熱油里爆香,紅燒魚的醬汁咕嘟冒泡,甜香與醬香交織著漫過整個屋子。
九月被大姨拉到廚房幫忙擇菜,看著青花瓷盤從吊柜里取下,聽著大姨父講年輕時過元宵節的趣事,聞著砂鍋里蓮藕排骨湯咕嘟咕嘟的香氣,心里滿是熨帖。案板上,大哥處理完的魚頭魚尾被大姨父拿去燉湯,大嫂正將最后一塊排骨裹上面粉,金黃的碎屑簌簌落在案板上,像是撒了滿地細碎的陽光。
下午六點半,圓桌上已擺滿了琳瑯滿目的菜肴。油亮的糖醋排骨裹著琥珀色糖霜,在燈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梅菜扣肉顫巍巍躺在瓷碗里,肥瘦相間的肉片浸在深褐色的湯汁里;最驚艷的當屬水晶蝦餃,半透明的木薯粉皮下蜷著鮮紅的蝦仁,好似裹著晚霞的月牙。“多吃點,長個子。”大姨夾起最嫩的魚肉放進她碗里,又把蝦餃推到跟前,“嘗嘗我新學的做法,用木薯粉和的皮,透亮著呢!”小侄子舉著勺子,眼巴巴盯著糖醋排骨,口水都快滴到碗里,逗得全家人笑作一團。
窗外,元宵的月光漸漸爬上樹梢,屋內,歡聲笑語伴著飯菜香飄向夜空。這場臨時的團圓宴,沒有華麗的排場,卻盛滿了家人最真摯的愛。九月望著眼前的熱鬧場景,夾起晶瑩的蝦餃咬下一口,鮮美的汁水在舌尖綻放――這大概就是幸福最本真的味道。
飯后,大哥開著電車搭載大侄子,大嫂開著另一輛電車,搭載九月和小侄子。出發前,大嫂轉過身,從座位旁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九月,這是給你的元宵禮物。"打開一看,是一盞小巧的宮燈,燈罩上繪著精美的花鳥圖案,輕輕搖晃,還會發出清脆的鈴鐺聲。九月愛不釋手地捧著宮燈,暖黃的路燈下,大嫂的笑容比燈籠還要明亮。
教育路上早已是一片燈的海洋。街道兩旁的梧桐樹上掛滿了紅燈籠,地面每隔幾步就擺放著蓮花燈,燈影搖曳間,整條街仿佛漂浮在銀河之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路口那座大型的龍鳳呈祥燈組,三丈高的燈架上,金色的龍與紅色的鳳栩栩如生,龍須和鳳尾綴滿led燈珠,隨著音樂節奏明滅閃爍,引得路人紛紛駐足拍照。
大嫂一手牽著小侄子,一手挽著九月,沿著燈廊慢慢走著。"你看這個鯉魚燈,寓意年年有余。"大嫂指著一盞會擺動尾巴的鯉魚燈,耐心講解,"還有這個走馬燈,轉動時能看到三國故事。"九月仰著頭,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些精美的花燈,每一盞都像是從古代詩詞里走出來的精靈。小侄子興奮地蹦蹦跳跳,手里的兔子燈撞在石板路上,發出"咚咚"的響聲。
空氣中飄來陣陣甜香,糖畫攤前圍滿了人。老師傅用小湯勺舀起融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勾勒,轉眼間,一條活靈活現的小金魚就誕生了。大嫂給兩個小侄子和九月一人買了一支糖畫,三條晶瑩剔透的小金魚在月光下泛著蜜糖色的光澤。大哥則拎著剛出爐的糖炒栗子,剝開一顆喂進大嫂嘴里,又遞了幾顆給九月,栗子外殼裂開的瞬間,香甜的熱氣撲面而來。
轉過街角,一處掛滿燈謎的長廊映入眼簾。數百張紅色紙條在風中輕輕搖曳,宛如一片絢爛的紅色云霞,將夜色染得喜慶又熱鬧。長廊上方的燈籠次第亮起,暖黃色的光暈下,來往人群或駐足思索,或低聲討論,歡聲笑語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