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287章 巨人之踵

      第287章 巨人之踵

      第287章巨人之踵

      波蘭并不是俄國內部唯一的隱患,更讓沙皇頭疼的是生活在高加索地區的山民和西伯利亞的部落還有哥薩克。

      哥薩克自1654年起就開始依附于沙皇俄國。“哥薩克”來自突厥語,意為“自由人”或者是“劫掠者”,起初受到俄國人的崇拜與敬畏。

      他們雖然出身低賤,但渴望自由,不愿屈服。

      哥薩克人的崛起是俄國南方的巨大威脅,當時阿列克謝一世采取了懷柔的政策。用宗教和金錢腐蝕其高層,讓其為己所用,這一招果然奏效。

      不過哥薩克在正面大規模戰場上起到的作用甚微,并沒有體現出他們作惡的那種天賦。

      同時,這些牧民們又是一柄尾大不掉的雙刃劍。哥薩克人只聽從于自己部落的首領,經常會因不服從俄國人的指揮而發生爭執,甚至連殺掉信使都不在話下。

      反復無常也是他們主要的特征。之后歷代沙皇都有加強對哥薩克部落控制的舉措,例如:取消阿塔曼(首領)的民主選舉權、禁止他們接納自由人加入,還把部分哥薩克人強制遷移到其它地方

      其中運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在分散和消耗其力量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以便讓其參與到對西伯利亞的征服計劃之中。

      相比正面戰場,追殺和劫掠才是哥薩克們最擅長的,此后的數百年間,西伯利亞的原住民遭到可怕的滅頂之災。

      在拿破侖戰爭時期哥薩克團開始有了正規編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當時俄國已經處于劣勢,必須要動員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

      但哥薩克依然區別于俄國軍隊,依然以部落社群為單位。直到尼古拉一世上臺后,強制將哥薩克人編入一個個軍區。

      就在尼古拉一世當政的第二年,他邀請了頓河周圍的哥薩克首領到圣彼得堡接受封賞。這是俄國的傳統,每位剛登基的沙皇都會以此手段用來籠絡哥薩克人。

      但是卻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哥薩克首領沒有到場,其實大家早就對這些心照不宣了。

      那么沒有到場的都是一些強大部落的首領,其中最大的一個部落僅僅是士兵就有5000人。

      這些部落加在一起十幾萬人,絕對是南俄大草原上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沙皇就算再生氣也只能好相勸,同時加大對所有哥薩克部落的封賞,才能改變這種局面。

      每一任沙皇都想削弱哥薩克,這群生性熱愛自由的人自然不可能任其宰割。于是乎就想出了這種方法,讓沙皇難堪,同時也別想忽視他們的存在。

      只不過他們等到的不是帶著禮品的使者,而是尼古拉一世的近衛騎兵。俄軍以4萬人的強大兵力進攻頓河流域最強大的哥薩克部落。

      哥薩克在西伯利亞又稱“食人鬼”,然而在真正的戰爭機械面前,他們就和那些被他們屠殺的原住民一樣可憐、無助。

      這個被屠戮的部落,迅速消亡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那名酋長和他的男性繼承人的頭顱被送到了圣彼得堡。

      而屠殺并沒有停止,在第一個部落被消滅之后,沙皇的近衛騎兵又馬不停蹄地趕向了第二個部落。

      俄國經過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便不允許以割耳朵和割首級的方式來記功。而近衛騎兵的“首領”們想要炫耀自己的功勛,便只能以筑景觀的方式來實現。

      于是乎,大量的尸體被堆積在一起,筑成各種各樣的景觀。而現在不過是一個雛形,只有當野狼和蒼鷹將尸體上的血肉吃干抹凈之后,才能見到“作品”真正的面目。

      隨著越來越多的哥薩克部落首領的頭顱被送到圣彼得堡展覽,有一名名叫“米戈”哥薩克首領跳出來指責沙皇的殘暴統治,他呼吁所有的哥薩克人聯合起來,共同抗擊這邪惡的暴君。

      然而并沒有人響應米戈的號召,這位年輕的哥薩克首領很快被逮捕,送到了尼古拉一世面前。

      面對身高兩米零五身材壯碩的尼古拉一世,就連草原上不羈的蒼鷹也露出了恐懼之情。

      沙皇抽出米戈的彎刀,并且在他面前赤手掰斷了它。

      (尼古拉一世據說力氣很大,最大的愛好之一便是掰人佩刀。至于為啥不是佩劍呢?因為他收拾的基本都是哥薩克和韃靼人。)

      “偉大的沙皇陛下,我愿意吻您的靴子,做您最忠實的仆人。”米戈明白他沒法子戰勝眼前這個男人,尼古拉一世雖然剛剛成為沙皇,但是卻在壓力山大一世身邊不知道聽過多少次這種誓了。

      尼古拉一世沒有說話,只是拍了拍米戈的肩膀,然后從地上撿起斷刀,一點一點地用刀割下了對方的頭顱。

      周圍的俄國武官和哥薩克首領們就靜靜地看著,只有刀子割肉和血流噴濺的聲音。

      之后每年類似的事情都會重復上演,當時的哥薩克人有一首歌。

      越過伏爾加,越過卡馬河,

      自由的哥薩克人永垂不朽。

      偉大的酋長們向同伴低語,

      頂天立地的哥薩克人,我的同胞,

      夏去冬來,何處是我們的棲身之所?

      是蜷縮在伏爾加,像竊賊般見不得天日?

      還是突襲喀山,與沙皇叫板?

      可是沙皇派軍四萬,我們如何招架?

      我們要另覓出路,另覓出路,

      跟我走吧,兄弟們,

      讓我們向西伯利亞挺進。

      不過沙皇并沒有止步于南俄大草原,而是一步步地加強對哥薩克的控制,任何膽敢反抗的部落都會被消滅。

      阿塔曼制度最終在尼古拉一世的強硬手腕下被廢除,此后俄國將哥薩克以軍區劃分,直到1837年俄國已經成立了十個哥薩克軍區,這標志著圣彼得堡對哥薩克的控制到達了一個新高度。

      當時尼古拉一世認為“哥薩克人是一群餓狼,并沒有所謂的忠誠,一旦俄國虛弱,他們恐怕是第一批起來加入叛軍的。”

      所以俄國需要一直保持強大,此外高加索地區的叛亂也是。

      高加索山脈的車臣人、格魯吉亞人、達格斯坦人以及印古什人,并不是什么容易征服的民族,歷史上他們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持續地反抗一直到俄國這個巨人栽倒在克里米亞,雙方才暫時妥協。

      連續幾任高加索總督都是狠角色,從第一任總督阿力克塞?葉爾莫洛夫開始,便確立了格殺勿論、絕不手軟的作戰原則:對于敵人和叛軍不經審訊即可就地處決;敵人的家屬也一并連坐,不留活口;對當地婦女可隨意綁架或作為戰利品。

      在后世英美的宣傳中,葉爾莫洛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劊子手,甚至為了消滅當地的游擊隊,焚毀了上百萬畝的森林。

      他在寫給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信中說道。

      “我就是想讓我的命令比死神的召喚更讓當地人畏懼……在亞洲人眼里,仁慈就是懦弱。不要說我不人道,我這樣做才是真正的人道:對高加索人的每一次處決就意味著成百上千的俄國人免于死亡,也意味著成千上萬的蠻夷不敢叛變……

      我是一名俄國軍人,對俄國人人道才是真正的人道。”

      雖然之后尼古拉一世將其撤職,并召回圣彼得堡,但葉爾莫洛夫的繼任者們都延續了他的政策。

      直到一位叫尤斯金夫?彼得洛維奇的總督上任,當時高加索地區的局勢已經趨于緩和,然后他就采取了和前人相反的措施,他命令士兵們必須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當地人。

      這位總督計劃在當地建立醫院、學校、教堂、還有一個罐頭廠來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