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厄大師輕輕地扒開空見神僧的骨灰,瞬間,一顆白色的圓珠子出現在葉秋的視線中。
這顆圓珠子晶瑩剔透,像水晶一樣,閃爍著瑩瑩的光芒。
葉秋疑惑地問道:“這是什么?”
“葉施主,你可曾聽說過舍利子?”渡厄大師問。
“聽說過......”葉秋說到這里,眼睛一瞪:“大師,這就是舍利子?”
渡厄大師含笑點頭:“沒錯,這就是舍利子。”
葉秋震驚。
舍利,是梵語的音譯,通常指佛陀之遺骨,而稱佛骨、佛舍利,相傳是由佛教始祖釋迦牟尼起才有的。
釋迦牟尼去世后,弟子們從他的骨灰中發現了許多五彩晶瑩,堅如玉石的遺物,尊稱為舍利。
后來,這些舍利分發給天下著名寺院,作為鎮寺之寶。
佛經上說,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非常寶貴。
從古至今,舍利子雖然出現過不少,但只有修行卓著,功德無量的高僧才會有。
比如,虛云禪師。
虛云禪師十八歲出家為僧,在涌泉寺潛心修煉九年,從二十七歲開始,游歷全國各地佛教名山,前后持續二十余年,參訪峨眉山、藏區三大寺等地方,甚至還到國外朝禮佛跡。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虛云禪師得到朝廷的重視,欽賜《龍藏》一部,另外還有紫衣、玉印,并賜封號為“佛慈弘法大師”。
這在當時是一份難得的殊榮,可見虛云禪師德高望重。
一九五九年,農歷九月十三日,一百二十歲的虛云禪師圓寂,火葬之后,得五色舍利子數百粒,轟動一時。
這并不是個例。
像五臺山的夢參老和尚,在一百零三歲圓寂之后,就留下了上百粒舍利子。
還有老法師傳凈長老,長老圓寂前預知大限將至,拒絕飲食,醫生要為他打點滴,長老則自己拔掉了針頭,閉目念佛,絕食絕水九天,最后安詳離世。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