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犯:黃德坤
出生日期:1968年
籍貫: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鎮遠縣
犯罪行為:故意殺人罪、搶劫罪。
之所以標題用無語懸案這個詞,是因為我不知道怎么去評價這個案子,也許看完整個案情,每個讀者心里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1998年年底,貴州省的凱里市,連續發生了兩起兇殺案,一起是派出所副所長被殺,另一起是銀行行長一家被滅門。
由于被害人身份特殊,而且兇手確認為同一人,因此影響極為惡劣,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一時間謠四起。
當地警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對這起案件進行全力調查,但最終卻沒能偵破,這兩起案子也成了懸案。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兇手竟然搖身一變,混入了體制內,最后竟然當上了局長。
在建國以來的刑偵史上,逃亡多年,混進各種領域洗白身份的案犯不是沒有,但像黃德坤這種,能直接混進官場的,絕對是鳳毛麟角。
這種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劇情,沒想到在現實中上演了,正是應了那句話:故事源于生活。
黃德坤的家庭條件一般,父親以開貨車為生,脾氣非常火爆,打老婆是家常便飯。
黃德坤出生后不久,母親就因為受不了父親的脾氣,和他父親離婚了。
所以黃德坤從小對母親這個角色,就沒什么概念,更不用說體會母愛了。
父親由于常年在外跑長途,也沒什么時間管黃德坤,所以他也沒啥心思讀書,逃課打架都是稀松平常。
到了初中之后,黃德坤對功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不是踢腿就是打拳,想讓他學習,那就是癡人說夢。
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國家三線建設工程的推進,凱里做為重點城市,創立了一大批國營和軍工企業。
隨后從全國各地來了一大批支援人員,這些人的子女,就成了當地第一批國企子弟。
這些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拉幫結伙,打架斗毆,就成了他們發泄多余精力的途徑。
這些孩子會以各自所屬的單位大院為小團體,互相進行打斗。
黃德坤他爹所在的凱里汽車運輸公司,是當地最大的國企,當時有幾萬名員工。
所以黃德坤所在的大院,戰斗力非常強悍,當地孩子都知道,凱里運輸公司的那些小子不好惹。
黃德坤雖然算不上是大院孩子中的領軍人物,但還是有兩個小迷弟,一個叫潘凱平,另一個叫安坤。
三個孩子關系非常好,尤其是潘凱平,對黃德坤唯命是從,可以說是指哪打哪。
黃德坤在三個人中,是脾氣最暴躁的,能動手絕對不吵吵,打架下手特別狠,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招惹他。
1982年的一天,這三個小子借了一臺摩托車,在沙田壩街上騎著玩,結果被交警攔下了。
結果黃德坤二話不說,上去就給了交警一拳,把對方鼻梁骨直接打骨折了。
由于當年黃德坤只有14歲,所以最后只是口頭批評教育了一下,他爹又賠了點醫藥費,這事就算過去了。
初中畢業之后,黃德坤和當時其它的國企子弟一樣,進入了凱里運輸公司上班,當了一名汽車修理工。
黃德坤對這個工作不太滿意,但因為他脾氣不好,領導怕他惹出麻煩,所以不敢讓他去開車,他也只能認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