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警方接到銀行報案,馬上趕到了現場,由于金庫大門是正常開啟,并沒有遭到暴力破壞,所以警方推斷,此案一定有內鬼參與。
警方很快對銀行內部工作人員進行排查,主要嫌疑人就是掌握金庫密碼的發行科科長,以及兩個保管鑰匙的金庫保管員。
問題很快就指向了已經死亡的馬玉晨,因為他曾經提議取消金庫密碼,而且在作案期間,曾經兩次接聽電話,最后他又死在了金庫里,所以馬玉晨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警方隨后又在被毀壞的警報器上提取到了3枚指紋,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指紋,于是馬上對所有銀行員工采集核對,同時對馬玉晨的社會關系展開排查。
另外根據吉普車司機、以及失眠老頭提供的線索,犯罪嫌疑人是一高一矮兩個人,由于張國友的身高比較矮,只有一米六三,因此把他列入了排查范圍。
由于張國友也屬于銀行系統里的工作人員,所以他聽到了小道消息,警察在現場發現了指紋,雖然他全程都戴著手套,但是心里還是沒底。
張國友知道警方早晚會查到自己頭上,思來想去,他想了一個狠辦法,這小子拿起自己家的電熨斗,燒熱了之后,對著自己左手的三個手指,一咬牙就燙了下去。
一陣鉆心的疼痛后,總算沒白費遭罪,指紋確實給燙沒了,可他卻整反了,現場發現的是右手指紋,但他聽說的是左手的。
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天剛上班,警方就到他們單位采集指紋來了,輪到他的時候,他把左手一伸:“不好意思啊,昨天在家做飯,不小心燙了一下。”
采集指紋的警察一擺手:“沒事,我們要右手的。”
張國友差點沒氣死,這罪到底是白遭了,但是沒辦法,人家盯著呢,他只能硬著頭皮,把右手的指紋按了。
其實他并不知道,現場采集的那三個指紋,并不是他的,而是一個月之前,一個技術工人過來調試報警設備,無意之間留下的,張國友的指紋對不上,這條線索也就中斷了。
但是警方很快就查到了另外一條線索,那就是作案槍支的來源,由于作案用的是小口徑步槍,有人向警方舉報,姜勁松手里有一把小口徑步槍。
警察馬上找到姜勁松,這么大的事擺在眼前,這哥們只能實話實說:“我的槍被人偷走了,我懷疑是張國友和馮佩軍兩人偷的,他們曾經找我買過槍,剛給他們看完,槍就丟了,而且還丟了一臺影碟機。
警方通過進一步了解得知,姜勁松的槍,是從一個叫辛名利的人手里買的,于是又找到了辛名利。
辛名利也不敢隱瞞,并且給警方提供了幾發這把槍之前打剩的彈殼,警方拿回來之后,通過和案發現場彈殼比對,確認了這把槍,正是作案的那把。
這一下張國友和馮佩軍馬上被列為了重點懷疑對象,警方通過調查發現,案發前的一個月,兩人的電話,通話次數多達87次,而且這兩人一高一矮,馮佩軍家里還有一輛女士自行車,和目擊證人描述的一樣。
可還沒等警方傳喚張國友,他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因為警方在調查槍支來源的時候,曾經找到過他的連橋王峰,王峰隨后把這件事告訴了張國友,張國友馬上有了防備。
他趕緊找馮佩軍研究對策,提前把所有的細節都溝通好了,包括打電話的理由,案發當天的行程,并想辦法制造沒有作案時間的證據。
張國友曾經在作案的前一天晚上,和幾個同事喝了一頓酒,所以這幾天他總是和同事提那天晚上喝酒的事,并故意引導同事,把喝酒的時間,說成了11月14號。
12月15號,專案組辦案人員把張國友帶回了派出所,由于已經做好了準備,張國友對警方提出的所有問題,回答的都天衣無縫。
另外一邊同時接受審訊的馮佩軍也是如此,沒有作案時間,偷槍的事打死不承認。
由于沒有確鑿證據,而且張國友又是銀行正式員工,沒有過犯罪前科,所以警方當天就把他放了。
但是馮佩軍卻不一樣,因為這小子長的就不像好人,就暫時先關幾天再說,同時警方安排了獄內偵查人員,對他進行24小時觀察。
偵查人員發現,馮佩軍在被關押期間,一直唉聲嘆氣,精神萎靡不振,不像是啥事都沒有的人。
那邊張國友雖然被放了,但是對他的調查并沒有結束,警方在他家里發現了一瓶安眠藥,而且少了6片,但她老婆對此一無所有,而且強調家里并沒有人服用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