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候的山風一吹,居然有些熱?
在這種背景之下,各類蟲子都要比往年少了許多。
其中竹象鼻蟲也是如此。
雖然這些玩意寄生在竹筍里,但是,竹林里也熱烘烘的,難保它們不會被熱死。
李青峰抓了約莫一個小時了,也才勉勉強強的抓了一斤左右。
看著蛇皮袋里密密麻麻的小蟲子,李青峰有些郁悶了。
就這么幾個蟲子,估計都不夠子衡塞牙縫呢。
想了想,就將目光盯在了那一根根竹筍上。
這個時候的竹筍不是苦筍,而是麻竹筍。
一般來說,麻竹的出筍時間為6月-8月。
但在廣南省這個地方,麻竹出筍的時間為5月-10月。
跨度比一般地區要長很多。
因此,麻竹也是山民們喜歡種植的產物之一。
這麻竹不像毛竹一樣成片占地方。
麻竹種一兜就是一兜。
雖然會冒出很多竹子,但這些竹子基本上都會圍繞著麻竹中心生長。
不管是長十年還是二十年,都是一叢。
想要讓一叢竹子變成兩叢,就只能給它們分株。
不然的話,那些新長出來的竹子會始終環繞著麻竹中心生長。
雖然也可以成片成林,但需要十分漫長的時間。
有些麻竹沒人修砍,會長得密密麻麻的。
一根竹子緊貼著一根。
不過,這種情況很少。
因為麻竹筍曬成筍干,早在十多年前就賣到了三十元一斤。
這種山民們自己制作的筍干不經過硫磺的熏烤,深得消費者的喜愛。
一些二道販子進村收購的價格就高達二十五元。
如果自己拿去鎮上販賣的話,能賣三十元。
這是十多年前的價格。
而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的飛漲。
像這種純天然無污染沒有添加劑純陽光跟柴火制干的筍干價格也節節攀升。
如今已經賣到了五十元一斤。
而且基本上只內銷。
很少能賣到外地去。
山民們自己做了筍干,只賣一部分。
大部分都是留著人情往來。
要么送朋友,要么送親戚。
或留著城里回村的子女年后帶到城里去。
筍子被挖了制成筍干,既可以讓村民們獲利,同時又可以減輕竹子的茂密壓力。
因此,很多麻竹十年如一日般,從前是那么多根竹竿子,現在看來還是那么多根竹竿子。
#每次出現驗證,請不要使用無痕模式!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