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爺爺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那是當然!”
“他們自家的條件也不是很好,新房還是前幾年才蓋起來的,里頭都還沒裝修呢。”
“原本他們想多攢點錢再好好裝修的,結果后面工作不好找了,也賺不到什么錢了。”
李青峰點頭:“這幾年大環境確實不怎么好。不過,他們也確實有心。”
“那是,親兄弟呢!”康康爺爺指著對面的空地道,“你看,那地我們特意留著,打算等以后手頭寬裕了,再建兩間屋子。”
李青峰抬頭看去,就見兩間新屋對面是一個簡易的草棚。
草棚也是新建的,屋頂蓋了草還有雨布。
四根磚頭砌的四方柱子支撐著棚頂,倒也顯得寬敞明亮。
里頭擺著幾張小板凳,還有不少裝在蛇皮袋里的東西。
走過去翻開一看,見是不少手工品,李青峰笑了:
“你們還真是聽勸,讓你們做手工,你們還真做上了。”
“那是,李師傅您的話都是為了我們好,我們當然聽您的。”康康爸爸上前把袋子打開一些,露出里面花花綠綠的手工品,
“我們白天干活蓋房子,晚上就做這些東西。”
“一天下來,一家四個勞動力也能掙個四五十。”
四五十在旁人看來不過一頓飯錢,甚至可能就是兩杯奶茶錢。
但到了這里,就是這一家四個大人一天的收入。
李青峰贊道:“真不錯,一天四五十,一個月下來那就是一千多了,一年下來真能有一萬多呢。”
一家人聞都傻呵呵的笑。
包淵也點著頭直夸一家人有長進。
還道:“要是所有貧困戶都能有你們這樣的覺悟,那何愁不能解決脫貧大業。”
這話更是極大的鼓舞了一家人的心。
康康奶奶笑聲爽朗:“我跟您說,我還打算多養一些雞呢。”
“家里人多孩子也多,剩飯剩菜總有不少。”
“我打算多抓一些雞回來,到時候養好了,年前去賣,肯定也能賺些錢。”
“不說很多,可到底是個進項。”
“而且雞不用怎么操心,喂飽就行了。”
包淵朝她豎起大拇指:“這主意好,你們家地方寬敞,多養一些雞是不錯。”
“不僅可以賣雞肉,還能撿蛋去賣。”
李青峰則表示東來大飯店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銷售渠道,讓康康奶奶把雞養好了,到時候可以拿去東來大飯店賣,價格絕對不比市場價低。
康康奶奶聞樂得直拍手:“那太好了,那我多養一些,李師傅,到時候我去了就報您的名字?”
“不用報我名字!”李青峰好笑道,“他們家飯店本來就收各種土特產,尤其是土雞土鴨,他們最喜歡了,只要您的雞養得好,是正宗的土雞,您誰的名字都不報,他們也搶著要。”
聽到這話,康康奶奶直感慨消息靈通就是好。
像他們這樣的人,要是李師傅不說這個渠道,他們是打死也想不到。
李師傅是真有本事。
一群人夸過笑過后,就要開始搬運車上的物資。
原本康康爺爺等人還以為車上的東西是李師傅自己的,聽到他說全部都是送給他們家的時候,一家人都驚喜得不行。
康康奶奶又要去抓只老母雞來殺。
李青峰說午飯要回去吃,家里還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