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臺上。
大風忽起,吹動高陽那身青衫長袍,他的聲音轟隆作響。
一時間,不知多少大乾學子,齊齊陷入沉默。
自古以來,圣賢書上無不記載,五百年前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以此諷喻今世風俗日下、人心不古。
多少學子奉為圭臬,多少大儒引經據典。
但今日,高陽一番話,就像是一把利刃,血淋淋的揭穿了這一切。
原來……是窮!
原來……是壓根沒什么東西好偷。
原來……并非古人之道德就一定比今人高尚!
信念崩塌,只在一瞬間。
不少學子臉色煞白,手指微微發抖。
就連一些皓首窮經的老儒生,此刻也眼神恍惚,嘴唇哆嗦著想反駁,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臺上,高陽氣勢更盛。
“若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們為何還要被腐儒的祖宗之法不可變牢牢鎖住手腳,為何還要被那些空談道德的廢話牽著鼻子走?!”
“先賢著書立說,是為我等開辟道路,指明方向,但絕非是讓我們將他們的每一句話都當作萬古不易的絕對真理!”
“這天下,是活的,是變的,既如此,又何來什么萬世不移的絕對真理!”
“若孔孟圣人、墨家祖師、法家先哲活在當下,見天下劇變,民生維艱,難道他們會固步自封,一成不變嗎?!”
“絕不會!”
高陽斬釘截鐵,聲如雷霆,舉臂揮向空中,俯瞰一眾大乾學子。
“真正的儒者,當學孔孟求索之心,而非死記孔孟說過的每一句話,當秉承民為邦本之念,而非死守尊卑有序之表!”
“我們要變的,不是圣人之道的核心仁愛精神,而是那些被腐儒附加其上,早已不合時宜的僵化教條和空談之風!”
“我們要爭的,不是誰更能引經據典,誰更恪守古禮,而是誰更能學以致用,誰能真正解決現實問題,誰能富民強國,誰能讓我大乾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
高陽的目光再次掃過全場,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學子,聲音如洪鐘大呂。
“若讀書只為了做人上人,只為了獲得特權被人跪拜,那你們與那些腐儒何異?不過是一丘之貉!”
“若讀書是為了明理,是為了擁有改變世界,服務家國的能力和擔當,那才不負圣人之學,不負平生所志!”
“今日,高陽狂妄也罷,遺臭萬年也好,無妨!這番話,我說得痛快!”
“爾等要噴?那便噴!”
這一瞬。
李長河沉默,張承動容。
這噴毛?
這拿什么噴?
臺下那些最為刻板,最想噴的老儒生,早就噴血的噴血,昏倒的昏倒,沒有幾個了。
相反,更多的學子開始反思,開始思考。
場下,雖有上萬人,卻一片沉默。
高陽見天色不早了,肚子也有點餓了,就連嘴巴也有點干了,估摸著時候也差不多了。
這就該說點正事了。
費了如此多的口舌,得罪了一大幫的腐儒,這菜應該能賣個好價錢吧?
否則,今日可就虧大了!
正當高陽要開口之時,一位年輕的寒門學子站了起來,他看向高陽,鼓足勇氣的道“高先生,您…您之,如驚雷醒世,學生拜服!”
“但…但學生心中更有萬般惶恐!若圣賢書、史書典籍都不可信,那我輩學子寒窗十年,所讀何物?所學何用?豈不成了無根之萍,無源之水?”
他舉起手中緊握的書卷,臉上充滿了困惑與掙扎:“先生,若書中之皆不可信,圣人之意也被歪曲,那我等該如何治學?如何明理?又如何為往圣繼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