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
刷!
瞬間便吸引了無數目光。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著深褐色儒袍,面容刻板的老者緩緩站起身。
他并非程文遠一脈,而是來自關中、以治學嚴謹、恪守古禮著稱的大儒,趙守正。
他一起身。
尺破天瞬間滿臉凝重,出聲道,“趙守正,實學代表,此人學問,極為不俗!”
“他竟站出來了!”
黃子瞻,林書瀚等人,當聽聞這個名字,也不由得滿臉駭然,眼神驚懼,顯然是知曉其大名。
趙守正一雙蒼老眸子如古井深潭,并無太多憤怒,反而帶著一種審視,直視高陽。
他的聲音不高,卻自帶一股沉甸甸的分量,讓場間迅速安靜下來,
“高公子博聞強記,能引《大學》,能誦程朱之,老夫佩服。”
“然,高公子所,不過是拾前人牙慧,將先賢散見于各處的‘知’、‘行’關系之論,強行糅合,冠以‘合一’之名罷了。”
“此乃文字游戲,乃巧令色,絕非發明,更非悟道!”
說到這。
趙守正踏前一步,氣勢如山岳般迫人,聲音陡然嚴厲。
“高公子,圣人之道,何其廣大,何其精微,豈是簡單的知行二字便可概括?豈是這般輕巧地合一便敢洞徹?”
“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一代代圣賢櫛風沐雨,篳路藍縷,方留下這煌煌大道,滋養天下千年!”
“其道在仁,在義,在禮,在智,在信,在溫良恭儉讓,在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浩瀚如星海,深邃如淵泉!”
“而你,高陽!”
趙守正的手指遙指高陽,語氣中帶著一種近乎痛心疾首的斥責,“一介狂妄之徒,弱冠之齡,卻妄圖以知行合一這區區四字,便欲囊括圣道真意?”
“你便敢妄稱,此乃你所悟之圣人之道?”
“依老夫來看,此非悟道,而是僭越!此非闡發,而是褻瀆!”
“你將這包羅萬象、滋養萬民的圣道,簡化為何物?又將古之先賢置于何地,莫非在你高陽眼中,我輩數百年來皓首窮經、孜孜以求的,竟都不及你這合一二字來得透徹明白?”
嘩啦啦!
趙守正的質問,如同一記重錘,瞬間敲在在場所有深受傳統儒學熏陶的學子心上!
是啊!
圣道何其博大,豈是四字可概?
縱然高陽天才絕艷,又豈能一而蔽圣人之學?
剛剛傾向于高陽的輿論,瞬間又被拉回,甚至更多了幾分懷疑。
即便是黃子瞻、尺破天等人也皺起了眉頭,覺得趙守正所,并非全無道理。
他們不由得一陣擔心。
蘇文令見狀,臉上浮現出狂喜之色,趁機高聲附和:“趙公所極是,高陽,你休要再詭辯!”
“你這分明是投機取巧,侮辱圣學!”
程文遠也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緩過氣來,厲聲道:“不錯!”
“高陽,你若真悟了道,便拿出真知灼見來,而非在此玩弄字眼,混淆視聽!”
武曌皺眉,一雙冰冷鳳眸掃過幾人。
這究竟是論道,還是圍攻?
武曌抬起頭,看向高陽,不由得也有些擔憂。
今日這些人,絕非善類啊!
陽光灑下,落在高陽的身上,面對這新一輪、更為犀利、更直指核心的圍攻,高陽沉默了。
他臉上的那抹淡然笑意漸漸斂去,目光逐一掃過程文遠,趙守正,蘇文令,以及臺下那些須發皆白、道貌岸然、仿佛掌握著真理裁定權的大儒。
這高高在上,一臉漠然的模樣,比他先前所想象的,還要更加惡心三分!
忽然。
高陽仰起頭,發出了一聲長笑。
“哈哈……哈哈哈……”
這笑聲起初不大,繼而越來越高,充滿了無盡的嘲諷、悲涼,以及一種難以喻的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