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既出!”
上官婉兒強忍羞澀,開口道。
“駟馬難追!”
楚青鸞和呂有容也低聲附和。
“好!”
高陽一拍大腿,豪氣干云,“為了這共泡溫泉……不是,為了我高家聲譽,為了天下蒼生能明白真正的圣人之道,我高陽定當竭盡全力,啃下這些硬骨頭!”
“……”
與此同時。
皇宮。
暖閣之內。
武瞾并未安寢,仍在燭下批閱奏章。
小鳶腳步輕輕地走入,低聲稟報:“陛下,宮外最新消息,各方動靜極大,蘇家、裴家動用了一切渠道派發信使,程公更是親自伏案疾書,據說寫了不下數十封信函,正以最快速度送往各地。”
“此次,怕是洛陽的白鹿書院、江南的象山精舍、關中的橫渠學館,許多久不聞世事、專心治學的大儒,都會被驚動,快馬奔赴長安。”
“長安城內,更是不少大儒一改往日的支持高相,化作了滔天憤懣,欲要與高相論道。”
武瞾執筆的手微微一頓,鳳眸抬起:“這動靜可絲毫不小,看來高陽這次,是真的捅了馬蜂窩了。”
武曌雖有一定的預料,但也沒想到反響如此迅速和激烈。
“是。”
小鳶點頭,神色也有些凝重,“要論圣人之道,只怕路上風雪再大,也阻擋不住這些大儒們要論道的心。此次論道,關注之廣,動靜之大,恐怕遠超預期。”
武瞾鳳眸深邃,出聲問道:“定國公府呢?可有什么動靜?高陽并非庸人,他一向謀定而后動,說不定是真細細研究了各家學問!”
“這場論道,別人不行,但他高陽……還真說不定!”
小鳶聞,臉上露出一絲古怪的神色,回道,“回陛下,定國公府異常平靜,不過……傍晚時分,倒是發生了一件怪事。”
“哦?何事?”
武瞾挑眉,來了興趣。
高陽府中的怪事,往往意味著轉折。
“二公子高長文帶著大批家仆,幾乎跑遍了全城所有大小書鋪、書局。”
武瞾聞,有些愕然的蹙眉:“買書?他在此時大量購書作甚?難道高陽有什么世人不知的獨家秘藏或驚世見解,需要典籍佐證?!”
小鳶搖頭:“奴婢也覺得奇怪,已派人去打聽了,應該很快就有消息。”
武曌一陣點頭,滿臉肯定的道,“高陽此人,朕了解他,他從不打無把握的仗,昔日第一次出征匈奴,愣是練了一支精銳,做足了準備,因此,朕敢斷定,這里面必藏著高陽的依仗,你且下去吧,若有消息,第一時間來報!”
“是!”
小鳶聞,走出了御書房,關上了門。
就在這時。
一名內侍剛好快步走來,在小鳶耳邊低語了幾句。
小鳶聞,美眸一點點的瞪大,甚至最后帶上了一抹濃郁的難以置信。
武曌正準備繼續批閱奏折的時候,便聽見咯吱一聲,暖閣的門再次被推開。
小鳶去而復返,神色驚愕的道,“陛下,有消息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