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
高陽緩緩抬起了頭,那雙深邃的眼中燃燒著駭人的火焰,正煥發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上官婉兒和楚青鸞看的真真切切,眼底一片震撼,她們仿佛看到那個曾讓長安城下楚軍遍地熟人、在河西奔襲千里殺得匈奴哀嚎的大乾第一毒士,正在經歷一場靈魂的涅槃!
“前世我一無所有,尚敢搏命,資產能達百億!今生擁有了珍寶,怎么反倒成了畏首畏尾的懦夫?!”
“這何其可笑?!”
“越怕失去,就越會失去,這他娘才是世間最毒的詛咒!”
“真正的毒士,算天算地算人心,但若算計到連揮拳的勇氣都沒了,那還叫什么毒士?那叫廢物!天字第一號的廢物!”
上官婉兒與楚青鸞心神劇震,望著眼前的高陽,只感覺一股久違的、甚至更勝往昔的狂狷與決絕氣息,正從他靈魂深處轟然爆發!
那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一種凌駕于過往之上的、本質的蛻變與升華!
恰在此時!
高長文火急火燎地推開門,一道熾烈如熔金般的陽光瞬間涌入,不偏不倚地籠罩在高陽身上,將他挺拔的身形映照得如同浴火重生的神祇,熠熠生輝!
高長文剛要開口,便被這撲面而來的、令人窒息的蛻變氣勢生生釘在原地,喉頭滾動,竟一時失語。
高陽自身陷入到一種忘我的狀態,雙眸爆發著前所未有的精光。
他猛地揮手,將桌案上堆積的宣紙盡數掃開,露出了最底層那張方方正正的大紙。
紙上,只有六個力透紙背的墨字——“心即理,致良知!”
高陽的目光死死鎖住這六個字,聲音不高,卻回蕩在房間內。
“這便是我所想通的六個字,這六個字中,蘊藏著……圣人之道。”
轟!
此話一出,石破天驚!
楚青鸞與上官婉兒瞬間一臉愕然,心中驟然一緊。
就連平日只讀《春秋》,對天地萬物都少有敬畏之心的高長文,也被嚇了一跳。
圣人之道?
這煌煌天下,誰敢輕圣人?
那都只有遠古圣賢,才被譽為圣人,這天下已三百年沒有誕生一個圣人了。
可高陽卻說,這心即理,致良知中,蘊含著圣人之道,這話要是傳出去,只怕會震驚整個天下!
高陽卻異常鎮定,他一字一句的道,“心即理,便是說天理不在四書五經的教條里,也不在朝堂的權衡算計中,而在每個人的本心之內!”
“正如見稚子墜井,會不由自主心生惻隱,見到親人受苦,會止不住的心疼,這些藏在骨血里的本能反應,就是最純粹的“理”。”
“心之所向,便是天理!”
“心之所向……便是天理?”
楚青鸞喃喃念道,心中震撼。
她只感覺,她的眼前仿佛打開了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門,通往亙古未聞之境。
“那致良知呢?”
上官婉兒按捺不住心頭翻涌的驚濤駭浪,目光灼灼地追問。
“致良知便是,人的本心會被各種東西所蒙蔽,就像鏡子上有了臟東西,需要擦拭,“致”的過程就是擦拭這些塵埃,使本心重放光明,讓良知重現澄澈!”
“心即理,致良知,二者結合,便是知行合一!”
“而這,便是圣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