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竹溪便高興地過來告訴唐婉可以出發了。
唐婉去的還是熟悉的牙行,之前買莊子和宅子就在這家。
就在唐婉忙著挑人的時候,京城的一道圣旨,激起不小的波瀾。
漠公主為康王側妃的熱度還沒過,沒想到皇帝陛下竟又下旨,賜婚太傅嫡長孫女王清瑤為康王正妃!
這一下,有看熱鬧的,又擔憂的,總之人們議論紛紛。
而且讓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有圣旨中直接明,正妃之禮先行操辦,待正妃入主康王府后,再擇吉日迎南漠公主阿娜絲為側妃。
這道旨意,瞬間改變了整個局面。
讓本來就不滿的南漠越發不滿。
此舉明確告訴南漠,皇室正統、親王正妃之位,絕非異國可覬覦。
先立正妃,再納側室,既是遵循禮法,更是對南漠的一種無形震懾:即便和親,主動權也永遠掌握在自家手中,愿意和親已是格外開恩,但要按照自家的規矩來。
而且皇上選擇的康王妃,還的太傅的孫女。
當然,皇帝這個選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太傅是帝師,門生故舊遍布朝野,是清流文臣的領袖,更是皇帝絕對的心腹。
將他的孫女指給康王為正妃,不止是為了穩固后宅壓制南漠公主,更重要是的加強制衡。
要知道南漠公主野心勃勃,把她放在皇子身邊,還是存在相當的風險,怕康王一個不小心容易被這位野心勃勃的公主利用了。
讓根基深厚、忠于皇室的太傅家族和康王捆綁,既能平衡南漠公主的影響,也是對康王的一種保護和監視,確保他不會在有心人的挑唆下行差踏錯。
當然慎重起見,皇帝在下旨前,特意召太傅深談很久。
他不僅是為安撫這位老臣,更是確信以王清瑤的才智與品性,是否足以壓制住這位的南漠公主,并管束好康王的后院,避免其成為禍亂之源。
得知王清瑤確實聰慧漂亮,人品貴重,沒有世家閨女貴女的驕縱。
不僅如此,皇上還讓暗衛專門去調查了太傅這位孫女,得知太傅并沒有夸大其詞,最后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讓王清瑤來作康王妃。
想來太傅這位孫女是可以勝任這個重要職責,皇上甚至覺得把王清瑤賜給康王有些埋沒這位貴女。
她配戰王也使得。
只可惜戰王心有所屬,怕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而且私心覺得戰王這位心上人更有本事,如果能心甘情愿嫁給戰王,與他有利無害,甚至于國有利。
更新啦~
感謝大家的支持,感謝蝦米同學的月票~
感謝長期支持這本書的寶子們~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