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有了鄭國濤這根線,似乎有了那么一點眉目。
一個名字跳入他的視線。
省發改委副主任,李建國。
這不是劉建國。
這是一個陌生但又熟悉的名字。
熟悉,是因為在一些老縣長的文件里,似乎提到過這個名字。
但當時,他沒在意。
現在,這個名字,和“山”,和鄭國濤,隱約聯系在一起。
林昭遠點開李建國的個人履歷。
不看不知道,一看,他心里猛地一沉。
李建國,五年前,曾是臨江市發改委主任。
也就是說,他跟鄭國濤,很可能早就認識。
更關鍵的是,李建國在臨江任職期間,正好是鋼廠轉型最艱難,也是阻力最大的時期。
這背后,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市。
而是一張,由上而下,由明到暗,巨大而復雜的網。
“山”,可能就是這張網的代號。
他拿出手機,再次撥通了吳元勤的電話。
“元勤,明天一早,你把馬文斌和孫傳鴻當年在任時,所有關于鋼廠轉型項目的批文、會議記錄、招投標資料,給我整理出來。”
“特別是那些被否決掉的方案,一個字都不能漏。”
電話那頭,吳元勤的聲音聽起來很亢奮。
“書記,您是懷疑他們跟這個新市長,還有那個山,有關系?”
林昭遠沒直接回答。
“我現在,只是想把所有的線索,都捋清楚。”
“元勤,記住,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小心。不要打草驚蛇。”
“是,書記。我明白。”
第二天一早。
林昭遠趕到辦公室。
蘇航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書記,好消息!”
蘇航的聲音里,帶著一絲驚喜。
“省里,省發改委那邊,正式批復了我們鋼廠轉型項目的專項資金。”
“第一筆款項,一百五十萬,今天就能到賬!”
林昭遠心頭一震。
這么快?
他昨天才讓蘇航去爭取。
今天就批下來了?
這速度,不尋常。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