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天成跟著李先龍的下一站,是南洋理工。
大學,是每一個國家培養人才和思想,科技創新的地方。
歷史上來看,人類思想的變遷,很多都是從大學里出現的。
事實上,一個地方受教育的程度,會很大程度上顯示出這個地方的文化素質和人類素養。
余天成記得很清楚的一個數據,20年的時候,國內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大概是7.5%。
也就是14億人里,只有1億多本科生。
也就是說,大概有12億多的人,沒上過大學。
所以即使到了20年的時候,能考上大學,依然是很多偏遠地方人認知中的文曲星下凡了。
雖然說上大學不一定能決定你未來的發展如何,但是大學這種地方,可以很大程度上,開拓人的眼界,彌補人的認知,完善人的大腦邏輯。
很多大學里,其實不教真正的邏輯學。
因為你學完之后發現很多人說話是一種謊,圓不了的謊一個補丁接著一個補丁的打……
這句話到此為止。
草莽英雄只適用于人口基數極大的貧窮年代。
而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不讀書又能翻身的草莽英雄,已經寥寥可數了。
更何況,讀書和讀書也不太一樣,又分成讀書讀的好和混日子兩個類型。
如果有人不服氣,可以問問你的父母,他們是愿意你去上大學,還是愿意你早早的闖蕩社會。
當然,這個上大學,是大學沒有變成一門生意,而是為思想解惑的地方。
余天成記得他穿越前,有一部分大學就有點變了味,純粹是為了撈取更多的學費而漲價,為了從上面搞更多的補助資金增加一些沒用的專業,為了延緩更多的就業人口而擴招。
大學這個原本啟蒙思想的地方,也開始變得功利起來。